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遥测肌电仪的肌电信号和录像采集系统研究400m短跑中的下肢肌电活动规律.结果发现短跑下肢前摆下压、趴地时程的肌电时域指标大于后蹬、折叠后摆时程;在本实验条件下,股二头肌、腓肠肌是伸膝关节的主动肌;股二头肌与胫骨前肌在人体向前运动时的总力量中发挥较大的作用;极点时速度明显下降与股二头肌在前摆下压、趴地时程的肌电振幅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2.
表面肌电图是从肌肉表面通过电极引导,记录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一维时间序列信号。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伤检测方法,其信号的检测分析在临床诊断、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文单主要对表面肌电图技术在国内外体育科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笔者测试分析了15名男性和3名女性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及亚极量运动负荷后胫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及展肌肌电图指标。结果提示:运动前后胫神经传导速度未见明显改变;亚汲量运动导致的代谢产物堆积可能影响运动终极的兴奋传递。  相似文献   
24.
篮球运动员疲劳时肌电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立斌  张立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2):30-30,33
对篮球运动员机能的定量评定在实施技术训练计划中非常重要。肌电图在篮球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运用肌电图对运动员肌肉状态指标的评定可以对运动训练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5.
研究让大白鼠在电动跑台上进行90min的下坡跑(v=16m/min,r=16°)后,利用Dantec Keypoint V2.02型肌电图(EMG)定量评定,并用光镜对各时刻的胫骨前肌的形态学结构加以观察.实验结果表明:(1)延迟性肌肉损伤(DOMID)在24h,48h的形态学结构改变非常明显.(2)在24~48h时段,肌电图的波幅(APA.)明显增大(P<0.01),时限(Dur)明显变长(P<0.01).(2)利用EMG测定DOMD的敏感时间大约运动后6~48h,但其最佳测定时间是在运动后24~48h.(3)进行延迟性肌肉损伤诊断的EMG定量参数的实验参考值:APA.985.2±194.6~1135.6±54.35uV,Dur.258.9±45.65~284.9±54.22ms.(4)延迟性肌肉损伤产生和肌电图定量参数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随着肌肉的延迟性损伤显著加重时,肌电图APA.明显增大,Dur.显著变长.笔者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肌电图波形的分维表征及模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时间序列、分形和分维的基本概念。初步讨论发现肌电图波是时间序列,可视为自仿射分形曲线,能用分维表征。用R/S分析法计算了几个肌电图的分维,并在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和分数布朗运动基础上模拟了肌电图曲线。最后讨论了分维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7.
等长负荷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时sEMG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健 《中国体育科技》2000,36(12):17-18
本研究探讨了等长负荷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 s EMG信号的时、频指标变化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 :时域指标在肌肉疲劳过程变化的特异性较差 ,而频域指标的特异性较好 ,且其时间序列曲线的斜率与等长负荷持续时间呈明显统计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s EMG频域指标时间序列曲线的斜率是评价腰部脊竖肌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8.
运动性疲劳的肌电图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简述了不同运动、不同受试者和在低氧环境等条件下运动性疲劳肌电图的特征,讨论了疲劳肌电图改变与肌肉代谢的关系及肌电信号改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29.
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着地瞬间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运动学、肌电图学等研究方法,结合影像解析法,对天津市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动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着地瞬间采用较为明显的"屈腿着地起跳蹬伸技术",到最大缓冲时刻,支撑腿膝角为139.17°,处于合理的蹬伸范围,但在离地瞬间支撑腿膝角明显小于国内外优秀女子选手,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肌电图方面,半腱肌的用力程度始终是最大的,并且臀大肌、腹直肌、胫骨前肌和股内、外侧肌在跨步跳的踏跳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基于协同动力系统理论(DST)主要用于分析与自我组织系统相关问题的特征,研究提出了训练实践中的DST理论方法,并通过自行车训练实验的相关数据评估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实验方法:根据自行车项目本质特征,选取某省备战12运会自行车队10名运动员接受为期10周的蹬踏运动训练,为了显示在不同测试中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程度,用P30测试训练期间得出的变化与最大功率Pmax渐增负荷测试中的变化进行比较,对系统分析中所用的变量P30(有序参数),TS(控制参数)和EMG MF(子系统参数),以平均值(SD)来呈现;主要结论:宏观层面,竞技能力的演化在确定范围内表现为动态发展稳定结构下的自组织行为,该行为可以被描述为运动状态与状态间的过渡;训练与竞技能力演化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及时滞性特征,在运动员竞技能力演化的初期,竞技能力与训练负荷正相关,但在大负荷时期,竞技能力的演化会因为疲劳的累积而出现时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