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1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教育   76651篇
科学研究   3637篇
各国文化   94篇
体育   1910篇
综合类   1975篇
文化理论   590篇
信息传播   6703篇
  2024年   648篇
  2023年   2130篇
  2022年   1211篇
  2021年   1807篇
  2020年   1701篇
  2019年   1491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994篇
  2016年   1435篇
  2015年   2378篇
  2014年   6666篇
  2013年   6094篇
  2012年   7156篇
  2011年   7614篇
  2010年   6349篇
  2009年   6227篇
  2008年   7594篇
  2007年   6106篇
  2006年   4797篇
  2005年   5242篇
  2004年   5698篇
  2003年   3452篇
  2002年   2288篇
  2001年   1104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胡国祥 《青海教育》2004,(12):31-32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情”与“美”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52.
一、坚持以人为本.珍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最基本的科目应该是人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课堂上的学生不仅是认识的主体,而且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鲜明个性和正常人格的、准成熟待发展的人,他们其有很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常言道:“识玉尚需三日满.辨材要有七年功。”因此,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53.
李先竹  胡少林 《中国德育》2005,(9):59-60,76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了多元文化,面临文化碰撞的农村小学生,由于活动范围狭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常常会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而传统德育存在着单向演输、机械训练、封闭保守、标准化等压抑学生创造意识的弊端。因此,农村小学需要探索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4.
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合作学习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局限性与弊端。本拟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5.
当今社会发展和我国目前教育现状,要求教育具备现代教学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发展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终身学习等现代教育观念逐渐变为我们的教育实践,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笔认为当代物理教师应树立以下教育新理。  相似文献   
56.
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教学理念也不断更新发展。解放以后,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念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的三基(知识、技术、技能);20世纪60年代强调重视锻炼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20世纪80—90年代的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化指导思想;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7.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体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体育领域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有其丰富的理论源泉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8.
在风光旖旎的金银潭畔,蜿蜒绵长的张公堤旁,有一个传承文明的知识殿堂--武汉市将军路中学(下简称"将中"),金银潭有了它,更显一方投资热土,张公堤有了它,又添一分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9.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0.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