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726篇
科学研究   45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采用微量热泳动法和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金丝桃素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和结合常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Hill拟合.实验表明:β-环糊精对金丝桃素有一定程度的包合.两种方法测得的金丝桃素和β-环糊精包合物中金丝桃素、β-环糊精的分子个数比分别为1:5和1:7,微观解离常数KA分别为1.82ng·L-1和3.72ng·L-1,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76.92和1120.23.该方法快速、简便、试验结果相对可靠.  相似文献   
92.
《滁州学院学报》2015,(5):52-5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1,3,5-三羟基苯与牛血清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其猝灭常数。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荧光猝灭是一种动态猝灭机理,与BSA的结合位点数近似等于0.6。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1,3,5-三羟基苯与BSA作用产生的蛋白质构象,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在白蛋白内部产生了局部结构的伸展,同时在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局部两极方向上产生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3.
建立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的含量均匀度测定方法.采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作为显色剂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显色,以580 nm为测定波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本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47.79~77.66 mg/L(r=0.999 9),平均回收率(n=9)为100.9%.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较好评价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的含量均匀度,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嘉应学院学报》2015,(11):58-63
基于罗丹明6G类化合物内酰胺环受金属离子诱导可以发生开环反应的特性,设计合成得到了两个罗丹明类化合物LDMO和LDMS.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硫原子的引入,在乙腈/Tris-HCl缓冲溶液中,化合物LDMS对Hg2+的识别能力显著提高,在荧光增强的同时对Hg2+具有明显的目视比色响应,可以直接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利用两种方法确定了LDMS对Hg2+的结合比为1:1,并推测了可能的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95.
合成了3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16-3-16和16-3(OH)-16,并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与DNA在盐溶液中的相互作用。该实验包含合成操作、光谱分析等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合成表征、荧光数据分析等化学理论知识,可作为化学专业的综合实验,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_2纳米颗粒,通过TEM对纳米TiO_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_2的粒径约为5~6 mm。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纳米TiO_2与肌红蛋白(Mb)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这种相互作用能使肌红蛋白的内源荧光猝灭。通过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此猝灭为静态猝灭机制,结合位点数约为1。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静电力和疏水力,使肌红蛋白构象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7.
探讨了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可乐中咖啡因含量过程中样品经有机溶剂萃取后,由于离心分离或静置不充分而产生吸光度增加的原因。通过实验验证萃取后离心(静置)步骤的必要性,比较了干燥、离心、静置和静置后离心4种前处理方法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离心分离可以减少水滴散射带来的误差,快速达到静置的效果并且节约时间,离心分离是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8.
采用钴离子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苯甲酸反应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加入茶叶时荧光强度改变量,从而建立了一种用荧光法测定茶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方法。且通过改善荧光强度的条件试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对比分析得出3种茶的抗氧化性大小。  相似文献   
99.
用超声波-乙醇水溶液提取法对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影响实验的各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次数。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每次超声时间为15min,超声3次时提取效果最好。对赤水河流域7种竹叶的黄酮含量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00.
以4-吡唑苯甲醛和2-甲基喹啉为原料,通过简单高效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喹啉衍生物新型荧光探针。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对HSO_3-的识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对HSO_3-的识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对HSO_3-的响应明显强于其他阴离子,且不受其他阴离子的干扰,该荧光探针可用于检测亚硫酸氢根(HSO_3-的响应明显强于其他阴离子,且不受其他阴离子的干扰,该荧光探针可用于检测亚硫酸氢根(HSO_3-),探针对HSO_3-),探针对HSO_3-的检测限为11.80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