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4 毫秒
21.
例1 (长沙)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使975g质量分数为80%的过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相似文献   
22.
谌萍 《江西教育》2016,(5):53-54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枯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了立体感,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化学必修1教材中的部分实验为参考,来谈谈如何改进课堂实验,体现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23.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Na2 O2 的性质实验值得研讨。一、教材P .3 2 [实验 2 5 ]最好用大试管 ,取 0 .3 g过氧化钠 ,用滴管滴加 1mL~ 2mL水后 ,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检验产生的气体 ,木条复燃 ,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如果Na2 O2 的量少或滴加的水少 ,产生的氧气就少 ,用图 2 6所示操作通常情况下不能复燃。并且 ,验证完氧气后 ,还可滴加酚酞 ,通常溶液会先变红 ,稍一振荡就立即消失。接着 ,取一只 1 0 0mL的烧杯 ,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 ,加 2 0mL~3 0mL水 ,再滴加酚酞 ,溶液显红色且不会消失。二、教材P .3 …  相似文献   
24.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及实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高中化学实验中重视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不断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方案设计、寻找资  相似文献   
25.
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倡导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探究不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学科的重要内容.同样,实验探究也是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实验探究是践行新课程理念、改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对一些实验进行了探究性设计和实践,下面就一起来探讨笔者设计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  相似文献   
26.
(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人教版(必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6]用脱脂棉花包住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采用滴水的方法使温度降低,会导致实验成功率不高,石棉网易破损等不足。笔者在实践中对该实验进行了小改进,以供同行参考。图1①实验装置(如图1)②实验方法及现象。在250mL的烧  相似文献   
27.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化学和化学教学中都具有重大作用。通过Na_2O_2与H_2O反应后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后褪去的实验现象的探究,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出发,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推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8.
例1 在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分别为( )  相似文献   
29.
通过实验证明NO、NO2均能与Na2O2直接反应,并从化学热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现行的三套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鲁科版、人教版),都设有钠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该实验新奇有趣,火、烟、声、色俱全,能较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化学的热情。其中,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2007年3月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