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461篇
科学研究   49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8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102.
陕北秧歌是我国西北部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陕北秧歌受到了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陕北秧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陕北秧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陕北秧歌的进一步传承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3.
试论陕北地方文献与陕北地方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地方文献与陕北地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陕北地文化是陕北地方文献的产生基础,陕北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陕北地方文化,并对陕北地方文化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影响当地群众心理,有助于当物质文化建设,有助于研究当地历史和现状,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当地特色文化艺术等。  相似文献   
104.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解决战时液体燃料供应问题,决议勘探陕北石油。经过对陕北地区石油地质勘查,国民政府在陕北专门成立油矿探勘处。最终石油勘探成功,后将原油进行提炼,并第一次炼出汽油。本次勘探是国民政府寻求战略物资一次大胆且艰难的尝试,为其后的石油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定州大秧歌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剧种,表现的社会生活相当丰富。数量众多的秧歌作品,全面展示了乡村文化。深入研究它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社会意义,对于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民间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6.
为推动巢湖秧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本文对照现代秧歌的发展和推广措施,探讨了巢湖秧歌的“跨界”属性对其现代发展的意义。利用文献资料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起源和发展进行对比,分析了巢湖秧歌和秧歌的异同处,进而确定了现代的巢湖秧歌“跨界”属性。  相似文献   
107.
陕北方言词语相当丰富且饶有趣味 ,而《陕西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指要》一书词汇部分在把普通话与陕北话对应罗列时疏漏过多。本文有针对性地做了摘要性补充 ,对相关的理论阐述进行商榷并谈及陕北方言词语的特点 ,以期为陕北人学习、测试普通话提供更广泛的参照 ,为完善作为普通话测试权威的该教材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语料。  相似文献   
108.
因为美生命才延续——浅析陕北民歌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称民歌为“酸曲儿”,反映男女情感性爱的占大多数,深藏着最浓重的人生情调,最强烈的悲怆之美,因为情,因为爱,陕北人没有迷失自己,在民歌里体现出一种健康正常向上的人类情爱。  相似文献   
109.
陕北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精粹,陕北民歌作为主要的音乐构成,是我国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情怀.陕北民歌通过歌唱的艺术形式较为典型的勾画了陕北人民的生活色彩和内心世界.用极具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轻快明亮高昂的风格吸引了大批量的观众.表达了陕北人民质朴纯真的内心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陕北民歌的现实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对这一作品进行简要赏析,对陕北民歌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来表现作品的价值和内涵,实现优秀民歌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0.
从社会学视角阐述东北秧歌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体育文化内涵:它是一种富含民族元素的宗教礼仪文化、富含时代特征的时尚审美文化、富含地域特色的健身运动文化、富含社会基础的民俗情感文化,并指出东北秧歌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