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71.
竹在士人园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人都将其拟人化以比德自喻。其原因不仅在于竹的独特形貌,而且还源自于中国封建集权社会的固有矛盾,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的士人隐逸化。  相似文献   
472.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隐逸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萌芽于唐,成熟于宋,发展于元,清代达到高潮。它的影响力至今仍被画家所崇尚。  相似文献   
473.
康与之,“品行甚恶”,以应制词著称。但考察他的生活经历和词作,不难发现他的身上充满了矛盾。北南宋之交乱世,他也忧国忧民,也怀念中原大地;被贬之后,隐逸成了他最终的心理趋向。  相似文献   
474.
本文主要研究林逋诗集中有关山水、田园的诗歌,通过对其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考察林逋作为宋初避世隐居的文士的心态变化和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475.
洪丽 《文教资料》2008,(24):20-22
须一瓜的中篇小说<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给人以无比的震惊和无限的思考,是多重审美内涵的糅合.本文试从城市建设的畸变和废弃、历史真实的隐逸和呈现、人性的异化和救赎,以及文本符号的隐喻和意义几方面对这篇小说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76.
伯夷与叔齐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奇特的经历使其成为中国隐逸文化的引子,二人的品德因其隐逸而更加高贵,对后世的中国文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中国人的生活更加艺术化,对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7.
隐逸是从上古就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旦产生,就寓有某种文化意义。针对中古魏晋时期文学中的隐逸现象,对个别隐逸作家作品进行梳理,从隐逸的内涵和文化影响去探索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78.
神仙道化剧是古代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元代和明初的神仙道化剧。近年来,神仙道化剧研究呈现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趋势,其广泛性表现在对神仙道化剧的创作心态、民俗文化、道教文化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开拓;其深入性表现在对神仙道化剧本事、主题、艺术形象、审美趣味等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上述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得神仙道化剧的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479.
种放为宋代著名隐士,隐居终南山三十年,系道教著名道士陈抟的学生,种放具备道家式隐逸的条件.种放在宋真宗朝出仕,宋真宗于种放有知遇之恩,种放亦具备儒家济世的条件.种放徘徊于儒道之间,其间五次出仕,五次归隐,其一生深刻体现了儒、道两家隐逸观的矛盾.通过分析种放出仕与归隐的选择,论述影响其思想的儒、道之隐逸观不同.  相似文献   
480.
所谓朝隐,就是在朝廷保留自己做官的头衔,但又不与朝廷"共进退"的做法。东方朔是西汉时期的"朝隐"第一人,也是才华横溢的名士。东方朔对于隐逸的新理解,对后世文人墨客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