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253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费素梅 《教师》2010,(17):10-10
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使这外部引起的“触感”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2.
积极心理学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世界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对待积极心理学容易忽视其潜在的文化和价值理念。本文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优秀品质、幸福生活理念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文化和积极心理学根植的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目的在于通过检验这种跨文化操作,引起相关人员更深层地关注学科的构成基础,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工作时,充分考虑本土文化,警惕积极心理学在中国成为某种形式的强加价值。同时也为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种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3.
文中通过分析中美两国对于奥运金牌及荣誉归属权的不同理解的案例,阐述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是造成两国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探讨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不同特点,指出了解不同国家的价值观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从而保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4.
在我国的运动会上,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横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横幅告诉我们,运动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们的感情、增进人们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竞争.而在美国,他们有一条关于运动的谚语"只有当一匹马想要赶上或超过其他马时,它才会跑得更快."这条谚语告诉我们美国人从小就是非常崇尚竞争的.从这两条关于运动的标语中我们可看出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竞争意识上的差异.文章旨在通过对比中美竞争意识的差异来探讨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来避免因此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35.
"以团结互助为荣"的要义是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本文从"发展市场经济与(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切入,论述了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理论基础、现实根据、丰富内涵,解读了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精辟论述中的"以团结互助为荣"思想。针对大学生合作素质欠缺、对集体主义价值观认知取向与实际生活中表现之间存在的反差现象,提出要从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和谐理论与中国传统和谐哲学、学会共同生活和努力抓好新形势下的班级建设等三个方面着手,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36.
无论是集体主义文化还是个人主义文化,其文化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数字“盗版”的错误认知。人们认识不到数字时代很多知识共享都是在进行盗皈式的获取。  相似文献   
137.
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及其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健康人格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人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不仅是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能,更是具有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完善人格发展等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与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明确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中作用并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8.
赵伟 《中国教师》2013,(Z2):136-136
2008年9月,首批"90后"新生迈入大学校门,标志着"90后"大学生时代的到来,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剖析"9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90后"大学生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既是提高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需要,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一、"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1.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化,"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务实性  相似文献   
139.
<正>1研究背景关于德育课堂的构建,教师往往会从自我的主观引领、学生主体的亲历体验等方式展开。生活即教育,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德育课堂的构建过程如若缺少了鲜活的内容资源,那么教学行为就会变成"镜花水月"。由此,体育课堂所独有的教育资源在德育构建中的重要地位已凸显无余。那么,在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哪些元素可以纳入德育资源开发的理念视界?体育教师又应如何  相似文献   
140.
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但奥运开幕式的印象,依然挥之未去。记得当时我这样写道:“这次奥运开幕,我看得有些感触。那数千人如此整齐划一的动作,反反复复。以这样的大场面来呈现传统的辉煌,技术上完成了,理念上对接了,与此同时,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开幕式呈现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美学。集体,如果没有一种权力意志贯彻,也就不成其为集体,而是一盘散沙。因此集体主义美学同时也是权力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