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1526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8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中、美、日三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中、美、日三国学校体育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功能定位的不同 ,认为三国在形式与功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形式看 ,美国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基本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运动需求 ;日本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注重采用俱乐部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中国的课外体育活动仍沿用仅次于课的形式。从功能定位上看 ,美、日两国注重课外体育活动对人的内在潜质发展 ,中国的课外体育活动功能上仍是体育课的延续 ,注重对学生的显性教育。  相似文献   
992.
中美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采用《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对我国206名女子排球俱乐部队员进行调查,并与美国女子排球俱乐部队员流畅心理状态量表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美两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的总体情况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迥异的文化背景;各具特色的人才选拔制度;表现各异的训练方法。建议加强两国俱乐部队间的联系,学习美国运动员“挑战自我、即兴发挥、忘我投入”的战术风格,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排球人才,从而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竞争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93.
中、日、美三国体育保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中日美三国体育保险的比较研究,借鉴发达国家体育保险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体育保险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发展我国体育保险事业的对策,为健全我国体育保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论述美、日两国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5.
针对我国国情下的高考政策,简单介绍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现实基础、特征与功能取向,分析中美两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共性与差异,提出我国高考政策变革面临的现实问题,高考政策变革的动因、理路、未来走向以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作为早期的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对其兴衰的作用极为明显:美洲大量的金银在西班牙还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被用于连年的对外作战,致使其元气大伤;美洲为其带来的财富遮掩了其内在经济结构的严重缺陷;美洲金银引发的价格革命对其脆弱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致命性冲击。由此,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活动使之积重难返,过早地充当了历史悲剧的主角。  相似文献   
997.
萧公权先生是一位“融合中西两个伟大学术传统的菁华”,在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界均享有盛誉的学者。其少时接受中国传统国学教育启蒙,后考入教会中学和清华学校接受新式教育,民国九年留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作为民国时期留美生的个案,通过分析其早年所受中国传统国学教育、新式学堂教育的文化背景,及其问学美国的经历,归国又赴美的学术转承,将萧先生的教育经历作为一个微观视角,可以获得对民国时期留美学生更加细致、生动的了解。  相似文献   
998.
许昕  解习农 《海外英语》2014,(19):271-274,27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different issues behind these differences along with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complexitie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 of its emergence, then how to solve these issues. I studied at Iowa Wesleyan College in America for two and a half years.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 interviewed a librarian of Iowa Wesleyan College named Sherril Gibbs. And I have used a lot of data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A government from Wikipedia and other sources in my paper. Then this paper finds that Chinese and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as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Both the systems have a need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to execute a bett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ensure development of all students as per their interest and abilities.  相似文献   
999.
1942—1944年夏之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托管印度支那的构想。罗斯福印度支那托管计划的出台,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其对法国负面态度以及法国国际地位的认知。罗斯福最终放弃托管计划,英、法等国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对是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还是罗斯福的不作为,他没有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制订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比较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方面的不同,分别从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导师制度、科研实践等方面给出建议,为探索实现适合我国国情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