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657篇
科学研究   17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0篇
综合类   154篇
信息传播   1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本文通过对最新排球规则的研究和世界男排诸强队扣球技术的透视 ,指出新规则实行后 ,排球扣球技术的发展趋势应是占有网上高度和后排进攻。  相似文献   
142.
通过对不同的文化和人文精神角度的比较,分析了它们对篮球运动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中国篮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必须探寻适合中国篮球发展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提出了竞争、尚武的发展观念是中国篮球发展的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3.
对如何在体育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4.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通过浅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相关情况和高等体育类院校的职业培训优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退役运动员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职业倾向下对转型培训有不同的需求;高等体育院校在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为高等体育院校的退役运动员建立职业转型培训基地;针对运动员职业转型的主要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长、中、短期培训计划。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高等体育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被渗透到了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是当下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之一。该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根据高层次思维能力的相关概念及高层次思维能力的理论模型,就当前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应从院校、教师和学生个人三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46.
基于CDIO理念的预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素丽  孙曼 《大众科技》2012,14(3):213-214,143
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探讨了目前预科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在预科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CDIO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做中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中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全方位地训练了学生CDIO理念要求的多种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7.
张益德 《大众科技》2012,(2):151-152
培养既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品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数学建模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方式,诠释了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构成,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竞技游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折。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游泳场馆、训练器材设施建设,拓宽教练员人才的培养口径,打破传统训练体系的理念和机制,适当地增加各级比赛的次数,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在分析体育教学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希腊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八名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子竞技年龄要比女子更能表现出项群特征;速度力量性项群和耐力性项群竞技年龄的分布较为分散,趋于向两端延伸,中间高的特征;速度性项群竞技年龄表现出前高后低的分布,特别是在27岁达到最高峰;组合性项群竞技年龄表现出向X±S区间集中的特征;女子各项群竞技年龄都表现出没有差异的图形走势,都集中在X±S区间内,其中年龄大的运动员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向着大龄化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