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5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信息公开制度是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必然途径,是防止权力腐败的重要机制,是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的产物。研究外国的信息公开立法实践,探讨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问题,对于我国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是政府施政的一个极端棘手的难题 ,更是我国改革面对的一个亟待攻克的艰巨“大关”。本文从农民自由的实现和保护的角度出发 ,着重探讨土地制度改革、乡级政府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试图揭示中国农村改革问题的根本所在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3.
王小波以其理性的立场,通过对历史的偏离及语言的变形,在其代表作<黄金时代>中给我们提供了文革记忆的另一种叙述方式,即对历史进行消解的同时,张扬理性、自由及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曾作出过大量论述。这些论述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问题上,即是否主张和主张什么样的宗教信仰自由?为什么?理由何在?对于第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主张完整的、平等的、相对的和纯正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第二个问题,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符合马克思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同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当勇于和善于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些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5.
传统哲学把真理问题定位于认识论领域,认为物与知的“符合”即为真理的本质。这种观点自身有其无法克服的矛盾。海德格尔则从存在的本体论出发,通过恢复真理的源始形态——Aletheia(无蔽),从而揭示出真理的本质即自由,真理的发生是澄明与遮蔽的矛盾运动;艺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是在作品中对真理的创造性的保持,真理之路通向存在之路。  相似文献   
106.
基于信息公开环境下的档案信息保密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窃密泄密案件及"机密遍地"等典型案例入手,针对信息公开环境下,我国经济领域忽视保密以及政府信息过度保密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7.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有意规避了重大的历史政治问题,以去历史化的眼光,剖析乡土中国大地上底层民众的心灵困境。他以饶舌、唠叨似的语言讲述家长里短,嘻笑怒骂中蕴育人生哲理。在他的讲述中,家庭伦理遭到深刻的质疑与解构,他笔下的人物虽属社会底层的三教九流,却执着于追寻以"知心人"为表征的自由伦理价值,但这一主体性的价值追寻同样不堪深究。但刘震云没有走向彻底的绝望和虚无,他的文本以开放式的结尾预示和肯定着"寻找"的继续。  相似文献   
108.
试图解析学术活动的基本特质,以求解学术的特质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内在逻辑。详细分析了学术活动的基本特质;在学术特质的视角下,学术自由是学术活动基本特质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学术自由观。对于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生而言,敬畏自然、独立思想、怀疑一切、坚守寂寞是通向学术自由王国的基本道路。  相似文献   
109.
身为道家代表的庄子,其思想含有佛性特质。庄子气化思想与佛教"四大元素"论在关于宇宙起源的思考中都坚持唯物论,破除神创论;关于人生痛苦,两者看法较为一致;在解脱途径方面,其"无用之用"与佛教之"四谛"意旨相近;至于获取自由之道,两者都倡导"无、空、超凡脱俗、快乐"等方略。故此可曰,庄子思想与大乘佛教颇具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0.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traces the response of corporations to cutbacks in federal spending initiated by President Ronald Reagan.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libraries must learn to approach private corporations for in-kind donations, product donations, and volunteer help, as well as grant funds. Because corporations benefit through publicity, name recognition, and prestige, as well as in reduced taxes, it is to their advantage to assist public institutions such as libr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