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1737篇
科学研究   422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93篇
综合类   134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摘要:据普华永道2012年度报告显示,全球体育赞助投入预计在2013年将达到352亿美元,较之2012年上涨5.1%。较于体育赞助市场的蓬勃发展,体育赞助效果的评估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广泛应用的评估方法仅是分析赞助信息曝光度对消费者记忆度的影响。然而,消费者接收和认知赞助信息的过程却被完全忽略。为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空白,研究采用实验法,利用视线追踪技术分析消费者对赞助刺激的注意力,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消费者对赞助刺激的认知处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赞助刺激的注意力是由赞助刺激的摆放位置和影响曝光度的三种因素所决定的;另外,消费者对赞助商的回忆度取决于消费者注意力和品牌熟悉度等因素。因此,赞助商应当首要考虑赞助刺激对消费者注意力的影响。基于本实验结果建立的体育赞助效果评估模型,可以帮助赞助商评估赞助效果和赞助合约价值。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严重的、治疗康复费高的膝关节运动损伤之一。研究目的是确定侧切和急停起跳动作对前交叉韧带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对男女各25名年龄在18~22岁的篮球运动员完成侧切和急停起跳动作时的下肢三维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特征进行采集和处理。运用2×2混合设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特征参数进行数理统计。结果:动作和性别对下肢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膝关节外翻力矩、膝关节内旋力矩、腘绳肌群肌电和压力中心到踝关节中心的水平距离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结论与建议:所有篮球运动员完成侧切比急停起跳时膝关节伸膝力矩增加,这些差异使侧切动作发生ACL损伤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仅男性篮球运动员进行侧切动作时更倾向于采用足跟着地方式、外翻力矩以及腘绳肌肌电更大。与男性相比,女性篮球运动员可能更容易导致ACL负荷增大。此外,在完成急停起跳动作中,男性篮球运动员比女性倾向于足尖着地且水平向后地面反作用力小。研究结果提示了在制定预防ACL损伤训练方案时,应根据不同动作和性别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23.
摘要:世界杯落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的足球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是如何分析和理解成功经验的含义和作用,如何学习和借鉴世界杯带来的先进理念和技战术运用,是一件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世界杯获胜球队的参赛经验和国际足联技战术调研报告入手,提出了如何认识当今足球发展的先进理念,如何学习先进的技战术打法,以及为足球发展奠定基础的青少年培养问题。为我国足球工作者理解世界杯、准确把握学习方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4.
摘要:目的:以探索自然速度裸足跑单步足支撑时间与负荷结构的部位分布规律为基础,并依据功能设计2要素(位置选择与频率设置)的特征研究慢跑鞋能量回输功能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方法:研究主要利用RSscan系统对91名大学生自然速度裸足跑进行了足底压力测试。首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卡方构成比检验等方法分析自然速度裸足跑足支撑的时间与负荷特征, 然后利用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对慢跑鞋设计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自然速度裸足跑单步支撑时间先短后长、负荷空间分布不均集中作用于后足与前足,但时间与负荷分布均无性别差异;大众慢跑鞋后跟与前掌回弹频率的类别设计具有小中大频3类确定标准,个体慢跑鞋类别选择具有确定方法。结论:1)自然速度裸足跑个体单步足支撑先快后慢、节奏鲜明,负荷集中作用于后跟与前掌,但节奏与负荷均无性别差异。2)获得了小中大频3类大众慢跑鞋频率设计标准,并给出了个体慢跑鞋类别选择标准与方法。3)提出了有利于能量回输的个性化专业慢跑鞋设计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5.
摘要:面对2020年青少年体质实现‘触底反弹’”的政府“承诺”,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已刻不容缓。采用文献法,指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着指导思想迷失、发展格局封闭、实然地位的边缘、体质情结的泛滥、考试体育的追逐等十大新老问题。研究指出,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学校体育应该在完善体育核心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激发活力,通过体制创新凸显专业力,通过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实现体育增殖,进而实现从承诺向现实的转变并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超和五大联赛本国球员和外籍球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在各国联赛球员中,中超本国球员的平均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排名末尾,身体对抗方面存在一定劣势。中超注重引入具有明显身体形态优势的外籍球员,但其年龄明显过高。各国联赛均倾向于选择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较大的外籍球员,表明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对联赛成绩存在一定影响。中超外籍球员比例过低,且各位置球员引进比例不合理,不利于各位置球员的均衡发展。建议中超参考五大联赛外籍球员的年龄和身体形态数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引进球员的标准、比例和结构;同时改进体能训练方式,解决本国球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7.
摘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在重申振兴三大球的主要目的是在高水平运动竞赛中获取优异成绩的前提下,认为竞技体育的本质规定就是要在比赛中争金夺银。同时,就“振兴三大球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体制”、“三大球回归学校还有多长的路要走”进行了设问,目的是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球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对体操本质进行了研究,旨在解决体操定义研究存在的问题,丰富体操基础理论。提出体操本质是多元的并且多元本质是分层次的。然后以概念分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体操概念分层分类体系,依此提出并讨论了体操本质的四层理论,即形式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和个别本质。体操本质的四层理论有助于解决体操定义争论证明体操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科学性,意义在于:能为主体认识体操本质提供同一性前提;有助于提高主体认识体操本质的效率;有助于防止定义过宽或过窄的逻辑错误;有助于解决体操“邻近的属概念”是一元还是多元的争论;把握体操本质四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主体在实践中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9.
摘要:旨在认识网络体育组织的本质和特征,发挥网络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规避网络体育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为更有效的引导、扶持、监管网络体育组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选择网络体育组织的成员进行访谈,并参与其中观察“线下”的体育活动。主要结论与建议:网络体育组织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而实现的自主、自治、自我协调与自我管理的新型体育组织,这类组织的数量、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实现了虚与实,即“线上”与“线上”的互动与参与方式;网络体育组织实现了隔空、隔区域、虚拟个体身份参与体育的诉求,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平等、开放、共享、互助参与体育的目的和权利,突破了正式体育组织的形态;对于松散性、无边际性的网络体育组织,制定法律法规面临挑战。新型的网络备案与监管是突破口;新兴和户外体育运动借助于网络体育组织发展趋势明显,但现实中参与者之间的信任脆弱、安全问题制约了这类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网络体育组织发展的规模、数量及发挥的作用、制定和完善网络体育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重视网络体育组织开展新兴和户外体育项目的安全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0.
摘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试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建立以居民为核心,以家庭和社区为基本环境,以预防为主,整合社区、医院和高校的优质资源,使家庭、社区居民、健康促进团队以及研究者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共同解决慢性疾病问题的“家庭—社区—医院—高校”四位一体运动健康促进模式,并在运动及膳食干预糖尿病前期非酒精性脂肪肝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该模式进行管理运作,完成该模式的可行性验证和丰富完善。研究结果表明本运动健康促进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运行良好,帮助慢性疾病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疾病状况和生活质量,并得到患者的好评,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社区慢病预防控制。本文对该模式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进行详细描述及分析论证,旨在为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科学有效的新型城市慢病管理的服务体系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