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45篇
教育   1305篇
科学研究   69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5篇
综合类   14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乌江流域移民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几千年来,他们基于生存选择、政府组织、自发流动等诸多迁移原由,或成规模、或零散迁入并最终扎根定居于此,不但促进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泛长三角旅游区正在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安徽旅游应该趁势而上,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区之势、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之势、旅游业发展空间的扩展之势、开发资金集聚与溢出之势、旅游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之势、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之势、海内外市场名声之势,实施以下腾飞策略:政府推动建立合作和联动发展机制,制定和实施安徽旅游业促进政策,强化与苏浙沪的联合营销,提高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建立高效的旅游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西省歌舞剧院连续创作推出大型系列歌舞《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在中国大地掀起了黄河歌舞的旋风,开创了全国民族风情舞蹈的先河。追本溯源,山西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资源丰厚是黄河歌舞艺术产生的根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歌民舞是黄河歌舞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总结回顾黄河歌舞艺术的历史沿革,研究其发展现状,黄河歌舞艺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其一,黄河歌舞艺术流派独树一帜,首开全国民族风情舞蹈先河;其二,黄河歌舞艺术流派日臻成熟,淳朴隽永,博采众长,发展鼎盛;其三,黄河歌舞艺术在探索中前行,在艰难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黄河歌舞艺术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黄河歌舞艺术未来的发展思路如下:一是借势改革,创新机制,把黄河歌舞品牌做大做强;二是提高待遇,保护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宽松环境;三是加大政府经费投入,拓宽黄河歌舞投融资渠道;四是汲取"黄河三部曲"的成功经验,探索遵循艺术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4.
2010年11月20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来自不同地区和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与会者就淮河治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地理与文化以及淮河流域灾荒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5.
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十堰市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优化区域布局、实现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生态文明、打造南水北调优质水源区的必然要求.水上交通是汉江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水上交通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及措施.  相似文献   
46.
保定存在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太阳崇拜遗迹。古黄河的定期泛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催生了太阳崇拜的产生,使保定出现许多以天象命名的地名。以天象命名的古九州方位在保定及其周边区域,古冀州方位就在保定中部各县。这里是五帝的历史舞台,炎黄蚩尤三族的融合、古黄河的定期泛滥、尧舜的积极治理最终使一个空前发达的文明在这里产生。文明的广泛传播使这里成为中华各民族之源、文化之源、地名之源、古九州之源,保定也因此成为中华文明之源。  相似文献   
47.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澜沧江流域的彝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他们对水、日、月等自然万物形成自然现象崇拜;对虎、蛙等动物形成动物崇拜;对毕摩、苏尼等形成人物崇拜;对灶君、仓笼神、火神、赶鬼寨等形成多神崇拜。这些都是其宗教信仰的基础,报告通过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为调研地点,通过查阅当地珍贵的资料、欣赏传统节目,采访彝族老人来探寻其宗教信仰的种类及根源,以便更好的从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信仰中寻找与其他宗教的异同点,期望为建设和谐、稳定的边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8.
基于应对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凸显皖江城市带示范效应和探索创新承按模式的需要,集中区建设应在借鉴天津滨海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皖江黄金水道作用,创新多元化乎殳融资体系,开拓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井通过集约优化土地利用和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探索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集中区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49.
近代以来,珠三角地区逐渐成为“美洲华侨之乡”,华侨向侨乡源源不断输入巨额银信(侨汇与华侨家书)。海内外各种团体为争取银信递送中的利益,或以家族亲情纽带和地域意识、或以现代权利义务观念为理据进行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引发的侨乡社会观念转变,是乡土社会开始向工商社会转型的表征。  相似文献   
50.
从出口贸易对珠三角的重要性着手,分析金融危机影响下,珠三角企业的现状及其当前困难原因,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出口经济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特点和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珠三角企业为应对次贷危机而作出的四个相关策略,即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加快外贸转移;加强企业研发与自己创新的产品品质与性能,提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占出口商品的比重;建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机遇,进一步增强大型装备的制造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