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836篇
科学研究   5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平原由于人工运渠的修治及海河水系的形成,且受政治因素影响,内河航运有较大的发展。邺城作为当时北方政治中心.其与黄河的水运连接非常便利.地位重要。曹魏时期一系列运河的开挖将河北平原的水运南北贯通,以漳河为主体的海河水系有着颇具规模的航运利用。  相似文献   
122.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民国史学界对发生在1946年奏的反苏运动及其性质的认识上,一直持否定态度或讳莫如深。在解读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在系统阐述这一运动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就以往学界认为国民党操纵运动,运动中的反共口号及《新华日报》被砸事件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反苏运动的性质及主流做出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23.
"留守"考     
留守,实为历代帝王出巡、出征时以亲王或重臣镇守京师,得以便宜行事而设置的一种职位。后来也有在行部、陪都等设置留守的,目的类似于京师。在北宋王朝,大名之所以设置留守,且以王室心腹任此要职,并不是因为大名是北宋王朝的陪都,主要是因为它是防辽南侵的重镇。  相似文献   
124.
南北朝化研究是范澜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它是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心雕龙》研究、40年代通史背景下的南朝化研究、五六十年代通史背景下的南北朝化研究等三个阶段构成,范澜就南北朝化的历史地位问题提出了完整而科学的认识,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25.
分析皖南古村落旅游国际化的发展优势,指出其国际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性;市场营销薄弱,缺乏进取性;村落管理不当,缺乏有效性。要加快旅游国际化的步伐,就应该强化“微文化”旅游主题,还要根据细分市场需求,完善旅游产品开发;依照国际化趋势,加强市场营销的力度;按照国际化标准,提高古村落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6.
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而其间,权奸贾似道的倒行逆施,加速了宋朝的覆灭。我们把造成贾似道这类典型官僚的社会契机及其演化过程,称之为"贾似道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少年时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任人唯亲的裙带风使他当上了大官,谎报功绩使他骗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权力失控又使他得以胡作非为,贪图淫乐的人生观使他向敌乞降,多行不义使他终于被人民抛弃。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能否正确用人和对权力有效监督,是决定一个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又取决于这个政权的性质与体制;如果坏人当政,必将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127.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理论创新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和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概括。其重要启示在于:要实现理论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具备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相似文献   
128.
南方的长江流域明以中游的荆楚地区兴起最早。但在秦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大批楚移民向东迁徙,造成了汉初下游和上游学术艺一度高于中游。经过汉代的发展,中原人民大量南迁,使中游的学术化逐步赶上了上游和下游。然而三国时的战乱使吴地化发展再次超越中游。西晋末年以后,大批中原士人南迁吴越,更使长江下游成了南方甚至全国的化中心。与此同时,由于上游的巴蜀地区出现了巴氐李氏政权,又距都城建康较远,学术化遂显萧条。相反地,中游的荆襄则在进入南朝以后由于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而日趋重要,这里的化也迅速发展,到南朝齐梁时代,此地的学术化已颇繁荣。但梁末江陵的陷落,却使这里不少地方落入北周的控制之下。陈代的疆域较齐梁已大为缩小,由于王谢刘萧诸族的衰落,学术艺也趋向衰颓。但与此同时,在侯景之乱中,一些人避难广东、福建,却也使那里的学术艺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29.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王朝更替的模式基本相同。权臣先由军功成为开府的高品将军,然后控制朝政,确立霸府统治,最后登上皇位。南朝王朝更替之际的霸府具有时代特色。南朝时期霸府统治的时间都不长久,集一代人之力就完成了霸府向新王朝的转变。南朝王朝更替之际的霸府,都与某一地域集团有密切的联系。士族在南朝王朝更替之际的霸府中仍然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文坛巨匠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许多作品都以战后南方的缩影,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揭示了南方传统价值观的衰败.而他著名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所表现的人物形象被视为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人物形象的一个缩影,几乎涵盖了福克纳南方情结根源的方方面面.文章分析了该短篇小说中的父权制度、性别歧视和种族压迫三个方面,希图破译福克纳的南方故土的情感符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