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欢在晋阳缔造霸府,控制东魏的军国大权,掌握实际的权力,东魏皇帝成为傀儡,东魏朝廷形同虚设。经过高澄、高洋发展,霸府统治日益成熟。高欢父子霸府机构庞大,僚佐众多,保障了霸府的顺利运转。高欢父子霸府统治运转的方式有:京台机务,情寄深远;晋阳霸府机构和职能的扩充两个方面。东魏、北齐的更替,在高欢父子的霸府统治基础上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皇权的衰弱是霸府与霸府政治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格局,为权臣控制军国大政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权臣确立霸府统治,从而为能够顺利地实现王朝禅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曹氏与司马氏霸府的确立为基点,从不同的几个方面对魏晋王朝的禅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曹魏代汉和晋代魏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的政治事件,影响深远。曹氏代汉和司马氏代魏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霸府统治阶段,以武力为后盾,在禅让的名义下实现了皇权更替。两者的禅代也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依靠的力量、所面临的政治环境、禅代的方式三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刘裕依靠京口集团的力量,击败桓玄,恢复名义上的东晋统治,实际上,刘裕确立起霸府统治,控制东晋的军国大权,东晋皇帝成为傀儡,东晋的朝廷机构形同虚设。刘裕的车骑将军府、太尉府、相国府、宋国机构是当时实际的政治、军事权力中心。  相似文献   

5.
南朝是一个王朝频繁更替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学新奇迭出的时代。就其题材而言,时而游仙,时而田园,时而山水,时而艳情,时而边塞。就其形式而言,或以刻意描摹为尚,或以平仄声律为先,或以用事用典相竞,诗歌五言大盛之际,又有六言、七言相继登场。以格而言,有澹远,有逸俊,有警秀,有韶妩,有清新,有繁缋。文人各不相师,无复依傍,造成了南朝文学的不断新变。 造成南朝文学新变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则主要是从南朝的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学主体的因素来探讨南朝文学新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使西晋王朝分崩离析。后经五胡乱华,北朝二十余国更替,南朝则东晋、宋、齐、梁、陈交替执政。王朝短暂,嬗变频繁,取得政权的方式亦多种多样,加之各王朝民族成分复杂,对于正闰问题的争论便成为各对立王朝争论的焦点,此一特点成为魏晋南北朝史学的一大显著特征——宣扬正统,并且这一特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得较其他朝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南朝与北朝》一章教材的内容较为复杂。主要表现有三:(1)南北分裂,王朝更替频繁,政权林立并存,难以记忆且易混淆。(2)这一阶段是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大融合时期,教材中出现的各少数民族的名称多而陌生。(3)这一阶段,由于王朝更替频繁,许多并不太突出的历史事件,要一一记牢其年代,很不容易。总之,这一章的内容,在“教”与“学”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根据上述分析,要使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牢牢抓住下列三个方面:(1)教师对南北朝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应有足够的估计。(2)讲述南朝时,应以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王朝交替之际,新王朝都会清算总结旧王朝之过错以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周代亦不例外。在分封制下,为了维护统治杜绝"武王第二"的出现,周代开始反思自身统治的合理性,这种反思对周初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天命系统的调适直接萌发了周初之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明朝建立后,延续元代土司制度的同时,又适时改变了这项单一的统治模式,在“四面皆夷”的贵州广置卫所,以作为王朝治理的“先行军”。“蛮地”转变为“卫地”,是明廷以“卫所”巩固统治的重要方式,而将都匀卫改制为“军民卫”更强化了这一举措,既统领军政,又“辖土治民”。因而,“军民卫”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义。在弱化与倚仗土司势力之间,明廷的总体思路是将卫所不断“民化”,削弱土司势力,构建“郡县化”的王朝治理体系。至弘治年间,明廷再次改制都匀卫,设置都匀府,析分“二州一县”,由此,“卫地”演变成“府地”。为稳固统治,明廷在黔南构建了“府卫同治、流土共治”的政治结构,进而分化土司、布施教化、编户定役、增修城池,初步实现了“府治”局面。从“卫治”到“府治”的过渡,是明廷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创的一种新的统治模式,既以多样性的地方治理填补薄弱的统治基础,又适时布展王朝统治触角,逐步确立起“郡县化”的主体治理体系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卫所的中转与铺垫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这一过渡的核心是中央王朝整体的政治调控与制度张力。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朝的世族统治,是以对国家权力中心的控制而实现的.世族对权力中心的作用方式,则主要有控制皇位的更替、控制议政决策、控制行政权等等,这些方式的交替、综合运用,使世族对国家政治的控制获得合法性、稳定性.研究世族对权力中心的作用方式,对系统探讨魏晋南朝世族政治的运营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锦辞格渊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发展,演进到初唐时在结构形式上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至盛唐时代,则又踵继有了新发展。与两汉魏晋以及南北朝、初唐时代相比,有三个不同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典范的盛唐诗人,岑参一生有两次出塞经历。两次出塞的经历不仅奠定了岑参边塞诗人霸主的地位,而且为其边塞诗带来盛唐其他诗人所没有的奇峭之美。无论是写景、记事还是抒情,岑参都不以平凡语出之。岑参边塞诗的奇峭之美,首先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格调上。  相似文献   

13.
庾信集南朝与北朝、魏晋文学与六朝文学大成,将南朝好尚的声色之美与在北朝的悲剧性人生体验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见美景而伤怀的构思方式和凄艳风格。杜甫继承并发扬光大庾信诗歌经验,使这种特定的审美偏好逐渐发展成为"以乐景写哀"这一普遍使用的技巧和自觉的创作传统。相同、相似的人生经验使得庾信、杜甫诗歌审美偏好相同,虽然"萧条异代不同时",却"异代可同调"。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至唐朝是中土与西域在服饰上互相影响最为深刻的时期,南朝在这段服饰变化史上更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朝服饰继承并放大着南朝服饰的特点,吸收胡服样式形成新式常服,西域服饰这时期的变化较少,主要体现在向唐朝服饰的靠近。《职贡图》和《客使图》作为两个时期西域人物形象的代表画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南朝到唐朝中土与西域服饰发展变化的同步与同化趋势,也反映出中外交流下服饰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儒学式微,维系传统思潮的势力变弱,老庄思想对魏晋人影响渐深,魏晋女子得以暂时摆脱传统思想的禁锢,她们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才华出众、智慧超群、胆识过人,有个性,有真情,追求自然平等,彰显了魏晋时期女性新气象。  相似文献   

16.
"拭""抹""擦"这三个意义相近的词活跃于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经历一个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先秦两汉,常用"拭"来表示"用手拿东西擦掉人或物"这一概念。"抹""擦"萌芽于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拭"仍然呈现出一枝独秀之态。宋明以后,"抹""擦"在口语中基本能够"拭"相互角逐,到了清代以后"抹""擦"在口语中逐步取代了"拭"。  相似文献   

17.
杨万里以诗著名,四六文也精妙绝伦。诚斋四六表现出来的新奇与精致代表了宋四六创作中亲近六朝的唯美倾向,在南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