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8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71.
根据1961年至2008年台湾地区的相关数据,利用摩尔结构变动指数测度了台湾总体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并采用CF滤波分离出台湾总体产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数据指标,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分析,论证了台湾产业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因果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不仅证实了由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演绎出来的产业波动会造成经济波动这一逻辑命题的可信性,而且还表明经济波动反过来也会引起产业波动。  相似文献   
72.
文章选取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收益率数据,使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脉冲响应函数探讨了两个股市之间波动相关性的问题,得到两个市场存在明显的联动关系,通过上证综指滞后五期的收益可以预期深圳成指当期的收益,同样,通过深圳成指滞后六期的收益可以预期上证综指的当期收益.  相似文献   
73.
张喻  王素  陈玉文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108-114
基于对中国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与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关系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医药本土企业研发投入提供参考。通过构建VAR模型,选取1995—2016年医药企业相关数据,对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和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动态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医药外资企业在华研发资金投入每增加1%,医药本土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加0.87%,反之不成立;且这种正向推动作用存在3年的滞后期。医药外资企业在华对研发的投入高于中国医药本土企业,且相比而言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国医药本土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这方面的差距与挑战,继续深化与外资企业合作交流,增强研发投入意识,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选取1995~2012年重庆市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以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作为重庆市环境污染水平的衡量指标,建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各指标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根据选取的地区、指标类型、数据来源等因素的不同,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脉冲响应曲线表现为倒“U”型、“U”型、“N”型、双“U”型以及波浪形;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抑制作用的污染指标不同;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响应曲线拐点,可及时制定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山东省的金融业发展滞后于部分东南沿海地区,与山东省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匹配.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金融总量、金融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山东省金融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和金融效率与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在65%以上但是呈现下降趋势,金融效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在20%左右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76.
李青  陈红梅  王雅鹏 《资源科学》2014,36(8):1679-1685
新时期以"绿洲灌溉农业"为特征的新疆各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农业用水比重必须下降的现实,使得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1997-2011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建立了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考察农业用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三个区域的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2北、东、南疆的农业用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有明显差异,其中北疆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最大,其次为东疆,再次为南疆;3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用水量的变化产生的效应南疆最明显,其次为北疆,东疆用水结构较为稳定,农业用水量变动最小。因此,依据各地农业用水与农业增长的短期与中长期因果关系建立科学灌溉制度与水资源政策,依靠节水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7.
基于江苏省1990-2010年的统计样本,借助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方法考察了区域物流与对外贸易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由协整方程对长期关系分析表明,区域物流供给与需求能力每增加(减少)1%引起对外贸易增加(减少)0.435%和0.337%;由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短期动态关系作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加区域物流供给和需求能力是提高对外贸易增长的有效途径,其中物流供给比需求对对外贸易的贡献率更大。为了使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对外贸易相适应,应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业,特别是增加物流业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78.
基于kaya恒等式并结合LMDI分解法确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用VAR模型分析甘肃省1989-2011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动态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排放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动态影响关系。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化主要对二氧化碳排放表现为正向冲击效应;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冲击效应趋向平稳,但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冲击方向不明朗;能源强度总体上表现为稳定的负向冲击效应。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自身和能源结构的方差贡献率较大,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方差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79.
孙莹  陈一波  沈婷 《情报杂志》2012,31(7):205-207,152
首先对高技术产品的界定做了解释,再以2001-2010年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和PCT国际专利申请的总数据为样本建立VAR模型,对出口额与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出口贸易对PCT国际专利申请有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与出口的相关性具有单方向和长期效应的特点.最后依据之前的分析结果,对改善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和PCT国际专利申请做出了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刘广为  赵涛  米国芳 《资源科学》2012,34(4):677-687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动态进行系统论述,随后对碳排放强度的预测研究现状做出整体概述。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年-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和GDP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和GDP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降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巨大。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从煤炭能源消耗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随后整合碳排放强度、煤炭消耗比重的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将其整合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处理,其结果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比重实际数据的向量自回归进行比较,得出了两组模型结论的一致性,从变化规律的角度检验DDEPM预测的准确度;最后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碳排放相度与煤炭消耗比重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