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教育   805篇
科学研究   68篇
体育   3467篇
综合类   7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校体育教师如何教好武术青年长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青年长拳是一个受到广大高校学生喜爱的拳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如何教好武术青年长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执法能力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武术套路裁判执法能力的主要因素——裁判员业务水平、外界干扰和规则尚不完善,并对其主要致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3.
试论中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再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中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如何更完善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对竞赛规则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提出一些建议,为今后规则的修改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体育学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已初步形成体系,但培养研究生侧重于理论,忽略了体育技能及实务.随着各种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建立势在必行.本文初步探讨了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一些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35.
在系统、全面、客观地分析诸多"起源说"的基础上,认为少林武术起源是以"禅武结合"第一人僧稠入少林寺时间为界限的,即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同时,少林武术是在军事实践与汲取民间武术精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武僧集体智慧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对湖北武术队专业运动员、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校专业运动员、湖北高校武术运动员新老规则前后的损伤部位、损伤种类、损伤原因、损伤动作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攀登技术高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武术散打与柔道跆拳道运动的体育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比较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论述了柔道、跆拳道以奥运会为发展目标,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传播获得成功的因素,指出武术散打在恢复发展过程中,严重脱离了中国武术文化的衣钵,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特征,是武术散打国际化发展与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8.
当代武术价值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武术发展面临新的契机和挑战,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和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背景下,武术的价值才是武术蓬勃发展的核心.因此,构建新的武术价值观对当代武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观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武术套路中旋风脚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省高水平武术套路训练专业队员所做旋风脚动作进行实验研究,利用生物力学实验及统计学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人体在完成旋风脚的过程中助跑、起跳、腾空旋转、落地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每个阶段的运动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武术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0.
形上的引导--老子道家的道与传统武术的超越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老子之道的形上意义,历来颇有争议。不少人从本体论、宇宙论等角度进行阐释,笔者也曾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过思考。然而今天看来,从超验智慧的角度来理解,似乎更为合适。“逍遥乘化,自由自在,即是道,即是无,即是自然,即是一。以自足无待为逍遥,化有待为无待,破‘他然’为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