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1545篇
科学研究   196篇
体育   166篇
综合类   17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流行的疾病之一。在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中,运动疗法以其安全、可靠、廉价等优点已被公认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必要手段。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了“运动 科学膳食”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的体育运动和科学的膳食已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必备良药。  相似文献   
82.
为了描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的时空一致性,一种实时规范语言STe C已经提出[1],CPS的设计和实现能否满足时空一致性显得十分重要。文中对混成自动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具有位置驱动特点的时空自动机。文中提出了基于时空自动机的CPS建模与验证框架。在框架中,首先使用STe C语言对CPS进行了描述并使用时空自动机对CPS进行建模。文中采用的形式化验证方法为微分动态逻辑(differential dynamic logic,DL),其操作模型为HP(hybrid program)。利用DL可以将所建模型转换为对应的HP。结合得到的HP对验证的CPS属性进行规约,最后使用定理证明器Ke Ymaera对属性进行自动化验证。  相似文献   
83.
刘明霞  于飞 《科研管理》2015,36(2):160-166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母子间的知识流动及其决定因素进行实证调查,得到三个结论:(1)母子间存在双向知识转移,且传统知识转移与逆向知识转移程度不同;(2)双向知识转移的决定因素有较大差异,母子关系和受方吸收能力只影响传统转移,而知识相关性、子公司技术依赖和子公司知识活动能力只影响逆向转移;(3)本文根据相关信息推理出在华跨国公司双向转移的逻辑与已往文献不同,传统知识转移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授过程而是体现母公司意图、子公司认同的教授过程,逆向转移也不是学者所说的子公司说服过程而是母公司主动发现、主宰的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84.
基础教育改革的政治逻辑是指支配基础教育改革运行的政治因素及其运行机理。基础教育改革形成的政治逻辑是:改革无不由政治官员提议形成,并具有主观性与功利性;改革方案无不由政治官员延请专家学者论证形成,并具有选择性与合谋性。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政治逻辑是:改革无不以试验形式渐进推行,并具有人缘性与地缘性;改革无不在总结反思中实施推广,并具有自我辩护性与潜在排他性。政治因素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力度与限度的博弈逻辑是:总体而言,政治因素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向是力度大于限度、具有外在强制性与自我挺进性特征,限度制约力度、具有外在回避性与自我消解性特征;力度的主要依据在于政治因素本身的客观必然性、行政推进力量的明显强势和非行政干预力量相对分散;限度的大致条件可以分为三类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85.
[目的/意义] 研究专利引文形成的路径是合理评估数据样本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 以行为逻辑为视角,从专利引用行为的主体、动机、行为能力和外部的引用行为规则4个因素对专利引文的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结论] 行为主体经历心理阶段和实施阶段,在外部规则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专利引文。专利申请主体的因素是导致引用动机和引用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专利引用结果的差异,构建样本和模型时应对不同属性的主体的引文作出区分。  相似文献   
86.
We investigated joint coordin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aekwondo back kicks and jumping back kicks, and how jumping (in performing the latter) would alter engaging ground reaction forces (GRF) in executing kicking. Ten skilful athletes volunteered to perform both kinds of kicking within the shortest time for three successful trials. Three high-speed cameras and two force platforms were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trial with the shortest execution time was selected for analysis. Movem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rotation and attack phases. With comparable execution time and maximum joint linear/angular speeds, back kicks and jumping back kicks differ mainly in larger GRF in the latter, and in greater target acceleration in the former probably because the support leg prevented athletes’ rebounding after impact. In addition, more prominent antiphase and in-phas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houlder segment and knee joint, and elongated rotation phase were found in jumping back kicks. Larger GRF values in jumping back kicks were generated for jump take-off rather than for a more powerful attack. In back kicks although the support leg remained ground contact, greatly decreased GRF in the attack phase suggested that the support leg mainly served as a rotation axis.  相似文献   
87.
Philosophy as a discipline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through the use of rigorous argument and analysis, and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meaning of concepts. Philosophical problems are thus resolved, not through the appeal to empirical evidence, but by identifying inconsistent and confusing patterns of thought and reflection. This paper will clarify the nature of a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by explic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the core traditional areas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axiology and logic.  相似文献   
88.
从国际分工规律演进的视角首先分析了不同分工时期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特征,进而揭示出产业竞争优势渐进动态化、精细化与品质化的演进逻辑,最后提出了其对于中国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89.
论模糊逻辑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符合经典有效性标准,我国学者王国俊教授和婓道武教授分别构造了模糊形式演绎系统L*和模糊谓词一阶形式系统K*,这反驳了模糊逻辑缺乏逻辑基础的谬论。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日益进步和逻辑学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经典逻辑过于狭隘的非此即彼的模式及其有效性标准显得越来越过时了。非形式逻辑通过对经典有效性标准的限制和修改,已形成归纳有效性、实质有效性等另类的有效性概念。模糊逻辑用发展了的有效性标准来评估更能体现其理论存在的价值和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90.
结合逻辑学谬误理论和分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对大学生英语习作中存在的逻辑谬误进行系统的识别和分析,以当中较为典型的逻辑谬误为例,说明逻辑对写作条理性和表达效果的重要影响,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引入逻辑训练环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