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教育   3646篇
科学研究   69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71篇
综合类   32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EFL写作中还存在教与学方面的许多不足之处:偏重语法,对语篇内容重视不够;教师的评改反馈成为写作环节的终结,降低了EFL写作教学的效果;评改中对学生情感因素未能予以必要的重视,以及没有充分发挥同伴互为“支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2n×2nHadamard矩阵,引入n qubitHadamard门,可用于讨论量子计算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讨论线性流形的自同态环R(F、A)的幂等元及n级幂等元的结构,从而得到了线性空间中各维线性平移子空间——线性流形的幂等自同构映射的结构。  相似文献   
994.
论分布式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论述分布式学习的定义、特征与意义,阐述分布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分布式学习环境的要素的基础上,描述了分布式学习的教学应用形式和面临的挑战,从而较全面地勾勒了分布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意义]在“破五唯”的评价背景下,客观、合理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科研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取学术迹指标,以湖南省10所高校数学学科2010—2019年的学术论文为实证样本,计算学术迹并结合h指数、10年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从宏观角度评价学科学术影响力。接着对这10所高校的学术迹、学术矩阵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探究影响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具体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指标而言,本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具备较好的学科评价效果。在学术矩阵分析中,h尾以及e域的论文数量与比例最为关键,这能为高校学科建设及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分块矩阵的若干性质及其在行列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列式的性质出发,推导出分块矩阵的若干性质,并举例说明这些性质在行列式计算和证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从判断矩阵的建立、判断信息的处理以及排序向量的计算对不确定判断下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讨论,从而为这一方法的应用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首先是讨论在一个环T上全阵环的超幂零根。然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构造矩阵环──Mn(T)的子环的超幂零根。结果表明对于只要S有单位元满足S∈K当且有仅当Mn(S)∈K的弱特别环类K所确定的超幂零根R,那么(i)R(Mn(T)=Mn(R(T));(ii)对由一个nxn布尔矩阵B所决定的构造矩阵环S(B,T),R[S(B,T)]是二理想之和,即为S[B,R(T)]与B的逆对称部分中取自T中元的所有矩阵的集之和。  相似文献   
999.
探讨临时支撑卸载分析中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工程中,临时支撑卸载过程的分析和模拟主要有两种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临时支撑卸载的有限元模型并在ANSYS中对这两个模型的卸载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从理论上和有限元分析结果上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主要分析了科幻小说中的非科学元素以及中国科幻小说在创作中应该注重的问题,即在不失科幼小说的本质特点的前提下,争取突破非科学因素,取得新进展,增强科幻小说的文学性,并注重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审美习惯和接受习惯等文化因素,使中国的科幻小说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