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5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91篇
教育   12098篇
科学研究   800篇
各国文化   141篇
体育   829篇
综合类   1091篇
文化理论   109篇
信息传播   7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1286篇
  2013年   1309篇
  2012年   1524篇
  2011年   1430篇
  2010年   1141篇
  2009年   913篇
  2008年   1025篇
  2007年   1154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652篇
  2003年   554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真正的女性文学作品乏善可陈,但"十七年"的女性文学创作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茹志鹃的《百合花》和宗璞的《红豆》等。"文革"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关于性别的体验与表述在整体疏离中仍然有着潜在的表现和认同,一些女作家在万马齐喑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潜在写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女诗人张烨、灰娃、周陲、赵哲、柳溪等。应尽可能勾勒出这两个时期女性文学的全貌,在有限的女性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开展"辑佚"工作,"这才是一种既不失思想文化的超前性又比较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学术选择。"  相似文献   
962.
以科普文化为基础的城市智能社区建设,就是通过物联网、云技术、neemo手机等新技术和科技产品构筑社区智能物联系统,促进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社区建设的成功依赖于社区管理体制的改变、政府的持续支持和居民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963.
最初作为修辞手法的隐喻,经历代语言学家的锲而不舍的研究,最终在认知领域达成共识: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饰物,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以文化为依托,是文化的载体,本文试图从圣经、希腊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事件等文化方面,探讨透视其认知的文化来源。  相似文献   
964.
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视角,分析《喜福会》小说中两代人的话语及其会话含义。两代人的感情冲突、理解、宽容的过程映射了中美文化从差异、冲突到适应、融合。在全球化背景下,尤其要增进了解,尊重传统,促进文化的共生、共融,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965.
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的是民众精神生态的变迁,其中又以农民工精神生态的变化最为激烈。农民工城市化的成败和效果有赖于城市社会对其社会认同和接纳。在此过程中,文化移民的实现必然导致农民工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撕裂和解构传统的同时,也对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极大阻碍。因此,必须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生产、生活需要,并加强文化制度建设,提升其文化品味,使其实现全面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966.
家庭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本在家庭场所的延伸,是家庭对社会文化资源的吸取和占有.注重家长素质培养,提升家庭的具体化文化资本;整合社会客体化资本,弥补家庭客体化资本的不足;加强家长的教育智慧,发挥家庭体制化资本的有效作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7.
基于学术贡献立场,提出近地遁世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指出近地遁世乃社会流动性的一个具体,在意识上与边地概念共轭,在行动上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主被动选择,在历史上可谓是对近畿文化的一种接续性传承。进而,就遁世动机、遮蔽理论、空间的隐性注意、充电归隐论等4种理论基础进行了讨论,论证了近地遁世空间的存在及用于旅游发展的可能。创新性地给出了依据社会学的旅游域类型划分,家园域为其中的一种,与旅游体验本体论的唯一性假定形成强烈对比。最后就近地文化小城镇的旅游供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3小时经济圈内选择空间对象、文化小城镇建设、旅游方面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968.
关于传媒效果的研究,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以一个湘西侗寨的传媒实践为个案,分析了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发现大众传媒并非像拉斯维尔所说的"魔弹"那样直接而强大,而是像"深水炸弹"一样受到各种"社会引信"的调控。它以其华丽的外表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茫茫大海中,一旦遇到恰当的"引爆水深"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的威力是巨大,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威力和影响同时受到"社会引信"的调控,这种"社会引信"就是隐藏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69.
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包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资源的广西本土化部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资源和红色革命道德文化资源。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为广西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智力资源和价值导向。从高校道德教育上来说,广西传统道德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野的拓展和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970.
湘西南民族地区嫁娶仪式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意蕴。作为其文化载体的仪式语言同样体现了当地各民族多样的文化心理和状态,这些多样的文化心理及状态有特定的形成环境和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