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6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教育   6496篇
科学研究   94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68篇
综合类   51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642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2.
皇木采办是明代社会的重要内容,商人是明代皇木采办的重要力量。商人对皇木的采办开始于正德年间。商办采木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补救官办采木的弊端,繁荣的市场为商办采木准备了市场条件等。商人从官府领取一定的经费后自行招募人力,进行采办。采木过程包括勘查和砍伐。由于采木地区的恶劣条件以及商办采木本身的弊端使得商办采木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商办采木实质上是一种加于商人的封建徭役。它给当时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若干个案例的举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当今学校课堂中的缺失现象;提出了构建生态化课堂的五种策略: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态、建立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构建彰显个性的课堂生态、筑就适度开放的课堂生态、走向竞争合作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74.
黄震是南宋末年“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之一。他以自己的理学思想作为认识历史的指导,将历史事实赋之以特别的意义,从而形成了历史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即他的历史哲学。本文通过对他的历史哲学的阐述,进而总结他的史学思想的特点,即黄震的史学思想反映了宋代理学影响史学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5.
浅谈哲学思维的培养对高等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思维的特征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哲学思维的培养对高等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高等教育不仅要在知识技能层面把学生培养成有各种分门别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而且要注重在思维层面以哲学思维来影响、塑造学生。这样才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出不局限于功利意义的真正人才。  相似文献   
76.
阐述“两课”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必须努力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由注重学科的体系性向强调理论教学的针对性这“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77.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在实践方面,对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历史合力论"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性,又不忽视经济因素与其他诸多要素的多元互动的观点表明: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物质前提,经济建设仍是重中之重,同时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非经济因素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辅助条件,其中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这几方面因素相互协调补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8.
由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加之中西方文化心理背景上的某些类似,以及哲学自身的原因,使得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地影响。现代西方哲学的在重视物质财富追求的同时,重视人内心世界的充实,从对人造物的追求转向对纯自然的追求,从重视量到重视质,从崇尚固定性转向崇尚灵活性、流动性的价值观,对我国以家族伦理中心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现代西方哲学所包含的理性、竞争和自主精神,特别是其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非线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更是深远而持久。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我国社会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人为出发点,把人放在中心的地位,中国哲学的这种传统成为影响教育的第一因素;中国哲学对教育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性、人格及教育原则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80.
迟子建小说文本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子建在叙事艺术上着意经营,擅长以温情的笔调讲述“东北家园”伤怀之美故事,尤其是对童年情结梦忆、生态文学写作、精神生态追怀的书写,独具特色富于美学意味,由此建构了她小说文本的人文关怀,使读者在阅读中分明感觉到她的艺术气质和艺术审美,卓尔不群、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