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659篇
科学研究   7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59篇
综合类   30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董晓 《许昌学院学报》2004,23(6):132-132,F003
西洋音乐文化的大规模传入,使中国传统音乐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中华民国建立后,教育当局规定“乐歌”课为学校的必修课,并提出对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学校唱歌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风尚。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民主主义新文化在音乐领域里露出了幼芽。为后来音乐文化的普及及群众歌曲形式的确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潜在的文化价值和日益凸现的商业价值使其权利纠纷日益增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为国际、国内社会所关注。但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作出详尽的规定,因此如何对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有效地保护已成为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现状,揭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93.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求在演唱中要有独特的技巧。掌握好发音、腔韵、装饰音和衬词等方面的特点和运用技巧,是演唱客家山歌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才能在演唱中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又不断为客家山歌的科学演唱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994.
浅析客家山歌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客家山歌被审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代表作,探究客家山歌的传承,并分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滞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保存"起来提升对遗产的崇敬和尊重,其次再"保护"它进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让新颖、鲜活的艺术形式把客家山歌的音韵之美流芳千古。  相似文献   
995.
论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俗文化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广西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其开发利用虽初见成效,但也出现了“发展性破坏”等深层次问题。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选择科学的开发模式,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开发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6.
法制与民俗化建设作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两种手段,二应该相互依存、互相补益。民俗化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模式,具有世代相袭的稳定性,是一个民族深层化积淀的产物。民俗化构定俗成,具有很强的遵从要求和价值规定性,属于观念形态的规范,又可以外化为一种行为规范,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给人某种制约与塑造,人称“不成的习惯法”。从这一角度看问题,民俗化对于社会具有一种整合、凝聚与规范功能,可以使社会有效地排除干扰,保持化特色,产生重要的社会控制作用。当前,在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民俗化环境和奠定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的问题。为此,首先要使社会,尤其是各级干部和知识分子充分认识二关系的重要性,努力重塑社会价值、化体系,珍视民俗风气的养成。政府应借鉴历史经验,紧抓法制与民俗化建设不放松、持之以恒地进行社会实践,努力开创我国历史上依法治国和化建设互相补益、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具体分析了紫阳民歌音乐的地域特色和外来民歌对紫阳民歌音乐的影响,论证了紫阳民歌"南北兼容"的特征:既有北方民歌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民歌的柔美秀丽。  相似文献   
998.
自宋代以来,汉文典籍对蒙古族民俗事象的记载从未间断。截至清末,已形成蔚为可观的文献积累。其体裁囊括了正史、别史、文人别集、游记、诗赋、方志等,可称丰赡;其时空跨度亦应归之绵长,诚为研究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文献依据。本文在归纳汉籍蒙古族民俗文献突出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汉籍蒙古族民俗文献的内容,进而论述了它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蒙古族短歌无论是旋律发展的对称性句法关系,还是以四五度为主和二三度级进为主的两种音程旋律进行规律,充分体现了情感发展和旋律运动相互关联的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旋律运动的逻辑关系,表明了蒙古族人民自己民族审美及其尺度,并创造出符合本民族历史、宗教、传统生活习俗的自由完美的艺术形式。蒙古族短歌在蒙古族音乐史上,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价值。它的这种艺术形式不但对蒙古族人民的音乐艺术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民歌文化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筹措足够的发展资金。具体来说,只有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样化投融资机制,实现自身资金来源的国有化、民营化、外来化和社会化,才能保障民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