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3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4676篇
科学研究   53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417篇
综合类   37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高等教育中多媒体教学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校中普遍采用,并受到高度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其缺乏科学的定位,引发了很多问题。如有些课件的制作只注重外在形式而疏于内容,有些课件的灵活性和交互性不够,有些课件只是书本内容的翻版等等。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对其保持清醒的认识: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是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在技术层面上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多媒体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式原则。  相似文献   
102.
中小学生家长期望水平的个体化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长期望理论研究,是当前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调研发现中小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学历期望值偏高。家长期望水平个体化指向要合理定位:要以子女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个体特质为基准,与子女的自我价值发展趋向一致,以适度超过子女现有发展水平为目标,使家长期望水平与子女的学业成就动机都能向高一级的目标、方向跨越。  相似文献   
103.
研究性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既涉及到课程目标的取向。又涉及到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因此,准确定位研究性课程的目标,正确作出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克服研究性课程在开发与实施中的各种观念误区,是当前乃至今后中小学研究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4.
以发展红色旅游为主旨,着力研发闽西蕴意深刻丰富的红色资源的分布特点,保护并利用好红色资源整合方略及开发措施,打造“红色闽西”、发展闽粤赣边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化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5.
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的秘书专业与培训,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输送大量的秘书专业人才,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秘书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应从传统的培养党政机关行政秘书模式转位到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职业秘书上来,由此必需相应调整课程设置,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把性状小句分为自足的性状小句和成活的性状小句,分别考察了自足的性状小句中的程序范畴和成活的性状小句成活的方式,并探讨了两种类型小句在使用上的差异。文章末尾有一个余论。  相似文献   
107.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和教师的自我保健。有助于加强教师自我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108.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 the dream can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strictures of language or the conscious mind, and in its insistently disobedient character, is unwilling to submit to the demands of a deliberate and conscious curriculum. Indeed, we might say that what dreams represent is the absence of education itself, and a mobile energy antithetical to a fantasy of smoothly functioning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we approach the question of dreaming’s place in education through two intertwined lenses: the conceptual and the literary. First, we intersperse throughout our paper excerpts from an untitled fictional narrative about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beaten up, and whose teacher is unable to see their bruises, as they embark on the precarious task of expressing their dreaming, creative selves. We also turn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in particular, Thomas Ogden’s theory of dream thinking)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enetrable nature of the dream, and ask how such qualities of unrepresentability might challenge our desires for answerable questions and legible answers. We end this piece with a recogni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shared experienc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ay also support a place for dreams.  相似文献   
109.
自生秩序并非灵丹妙药,分类引导不等于管制,高校定位离不开高校分类,高校定位的机制是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0.
学习江泽民关于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着重理解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政治论、党性论、导向论、大局性、服务论、根底论等方面的重要命题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历史贡献和对新闻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