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73篇
科学研究   6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41.
柳宗元被贬永州初期,曾试图从道教的服药修炼中获得精神解脱,但最终失败了。柳宗元现存的三首种药诗,是反映上述主题的一组组诗。柳宗元放弃服药修炼的外部原因之一,是永州人民对诗人的同情和关心。  相似文献   
942.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 ,阐释《补天》所蕴含的显性主题和隐性主题 ,揭示了鲁迅重构神话《补天》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43.
海明威的冰山风格体现在“潜台词”,即“潜在水下面的主题”和创作中。在创作中,又体现在景物描写中,把线条译成语言,达到一种单纯、坚实、有深度的意境,没有一点议论和抒情,使读者身临其境;在人物塑造上,没有品评、议论和解释说明,而是“照相式”的客观描写和简洁、生动、个性化的“电报式”的对话。  相似文献   
944.
唐代小说家笔下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后代作家更关注于李杨爱情本身不同,他们以历史的眼光关注李杨题材,在描写爱情时更注重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后果,从而提醒人们总结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945.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为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来源、描述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构建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旅游业是典型的广义虚拟经济部门,旅游资源开发实质上就是制造体验“场”,融入信息介质,生产虚拟价值,满足现代都市游客心理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选择题材、强化创意、聚集人气三个核心问题,并构建包括社会信用、制度设计、实体经济在内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46.
从人物设置、人物心理、主题思想、表现方式等不同侧面,比较《哈姆莱特》和《海鸥》两个剧本。这两部作品,塑造了两个在新旧势力的夹缝中不断抗争、孤独品尝痛苦的年轻人,表达了两位作者对新思想、新一代的期待和惋惜的双重态度。  相似文献   
947.
根据物理学规律并结合西周制轮技术的历史背景,阐释《伐檀》中制造车轮过程与河面三种波浪形成的关系,并从河面波不同形态描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推定《伐檀》的作者应为车轮制造者。根据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分工和造车业的重要性,说明车辆制造者是无需从事耕作和狩猎的“不素食”者。《伐檀》不是对剥削者不劳而获的讽刺,而是对手工业者劳作和生活的赞美。  相似文献   
948.
《魔椅》是一出以奇特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而著称于世的独幕讽刺喜剧。选取剧目《魔椅》进行排演,是深感学院的教学剧目一定要与社会与观众共呼吸,教师不但要交给学生表演的技巧与技能,更要能使其正确地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让学生明确,在任何一个创作活动中,都要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观众的责任感。我们的创作一定要能够唤起观众的思考,能给他们以启示,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创作才有意义。论文从主题思想的确立、舞台空间的设置到导演语汇的意图、音乐的选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创作体验的认识和感受,提出了“主题评价”和独到的“三位一体”的新概念,并提出通过导演构思增加戏剧情节点的观念,旨在提出戏剧主张与个体认识,待各位同行、前辈校正,祈愿我们的戏剧艺术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49.
唐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人物画在唐代中晚期出现鼎盛。随着题材不断拓展,人物画的社会功能也发生变化,特别是仕女画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唐代人物画的主要社会功能的变化是由时代特点和美术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造成的。  相似文献   
950.
[目的/意义]利用知识图谱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是网络舆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新问题,结合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推动社交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在对知识图谱、社交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构建校园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主题图谱中的实体、关系和过程模型,并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爆炸"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政府官微在舆情引导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从"故事线"和"时间线"两个方面对舆情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高校舆情事件在爆发初期、事件调查进展期、事件调查结果期呈现不同的情感倾向;高校舆情事件的传播媒介在移动端和非移动端传播差异不大;舆情夜间传播活跃度高于日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