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980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3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1021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初一班主任     
要说高三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恐怕没有人会怀疑。初一班主任是什么,“孩子王”嘛,谁稀罕!“家有二斗粮,不作孩子王”,四海之大,诚愿作者有几人欤?可是,真正的教师,不做班主任,特别是初一的班主任,是无法真正体味到教育的滋味的。“老师,没想到……您真行……”作为刚从学校里走出的师范生,人生地不熟的,加上我个子不高,块头偏小,能否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是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而学校所在地的社会风气使得这个忧虑变得更加现实。这儿的民风不太淳朴,小摩擦常常演变为大打出手,然后头破血流,这种情况在街市上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  相似文献   
12.
作为相对特殊的受教育群体 ,职校生的心理、思维是否也和正常的中学生一样 ,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和形成呢?他们年龄一般在15~18岁 ,在心理与生理、现实与理想等诸方面出现不协调或发生矛盾的时候 ,往往举棋不定 ,一筹莫展。作为教育工作者 ,如何能在这样的时刻给他们以引导 ,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一阶段性的“难关”呢?笔者在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体会 ,提出如下对策 :一、对有随遇而安心理者 ,要鼓足其努力向上的勇气。我校职业班的生源 ,大多是那些没有考上高中或因种种原因无法进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这…  相似文献   
13.
14.
15.
曹中原 《师道》2003,(10):15-15
貌似清闲,其实忙得焦头烂额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最清闲,教教书,管管孩子,一年还有两个长假期。其实教师一天到晚除了备课、改作业、讲课、巡回于学生之间辅导,还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名目繁多的诸如兴趣小组、竞赛辅导、学科考察活动、小论文撰写指导、后进生转化等任务,还有例会、年级组会、教研组会、家长会以及各种类型的“迎检”。你若想在教学上搞出点“花样”来,还得在课前制作幻灯片或课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没得闲暇,事情忙不过来时,会让你吃不下,睡不安稳。你偶尔也会抱怨干得辛苦,但不过只能内心独白一下而已。有人把教师喻为“…  相似文献   
16.
初春的阳光薄薄洒照,背后的人语喁喁起落。我立在空无一人的廊上。  相似文献   
17.
童年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大都已成凌乱的碎片,渐渐淡去。然而,历经时光的冲刷能够积淀下来的,那便是永恒,并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塑造一个雕像,把生命赋予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灌输给他,这就更美丽。”陈平老师就是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竭尽自己的心血,坚持不懈地从事着这“美丽”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学校工作应以强化教师的主人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上出发,面向未来和谐发展;并且指出要因材施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端正严谨的教风为导向,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思想家王夫之曾有这样一段话:“养蒙之道通于圣功,苟非其本心之乐为,强之而不能以终日,教者导之以顺。”它体现了教师发自内心的情感与精神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新一轮课改拉开序幕与文明时代的日益发展,教育更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一名成功的教师必定是一名细化心灵、亲近敏感的教师。笔者在此把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些做法与见解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