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54篇
科学研究   53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唐晓菊 《新疆教育》2012,(21):147-147
儿童诗是以儿童化的语言姿态,儿童化的立场和视角,诗歌的艺术形式,表达儿童的情态和心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学生诵读儿童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后的初步的情感体验,并使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阶段读写儿童诗,是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  相似文献   
992.
杨延生 《新疆教育》2012,(20):156-156
一般说到“诗意”两字,大多数人不由得将之与语文等文字学科相联系在一起,觉得只有文字学科才能有诗意的表达,只有文字学科才能体现出诗意。我想,教育既然作为培育生命的事业,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  相似文献   
993.
叶欢欢 《新疆教育》2012,(9):123-124
语文教育的骨子里流的是诗意的血,让诗意的血奔流出诗意的课堂,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诗意之美,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点诗意的花朵。  相似文献   
994.
由于应试教育惯性以及教师个体理念、素质的制约,当前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习惯于重"语"轻"文",极大削弱了语文的诗情画意和教学的感染力。为此,我们要深入领会语文教学诗意化的特质和要求,并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诗意化的有关策略,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995.
案例组一:将生活引入课堂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案例1:第三册第一单元《秋天到》我是这样设计导人的: 师:现在是秋天了,同学们,你们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一石激起干层浪,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生1:天气凉了。生2:稻谷黄了。生3:枫叶红了,菊花开了。生4:我们穿长袖了,早上和晚上还要穿两件衣服。生5:我们开学了。生6:妈妈往鸡窝里添稻草了,我家的小猫喜欢钻进灶膛里去了。……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感受秋天的变化,感受诗歌的美。(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996.
接受美学认为,学生进入阅读时,主体已有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学生在与文本真诚的对接、碰撞和交融之中,常常赋予文本以生命的灵性,领悟文本的内涵,从而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根据文本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接受心理,  相似文献   
997.
吕文侠 《成才之路》2012,(18):33-33
和谐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的最佳表现形态和最高境界,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各种要素关系和谐,最主要的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和谐,让语文课堂达到"净""竞""敬""靓"四境之美,即"简约之美""竞争之美""尊重之美""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998.
在陈玮老师与诗人郭宗忠老师的指导下,北京市八一学校小学部二年级同学们的诗歌已集结成册,这本诗集--《向阳花》记录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与诗意人生,让我们看到与诗歌相伴的日子里,他们的快乐与成长。诗歌是最美的语言艺术,诗歌是心灵的栖息之地。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诗歌吧!  相似文献   
999.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中渗透出浓厚的生态智慧。生态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诗意地栖居在自然山水之间。王维的诗歌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00.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之作。整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借助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把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对眼前无奈的离别,表现得真挚、浓郁,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本文带领学生深度的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这首诗的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