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751篇
  免费   704篇
  国内免费   1627篇
教育   244118篇
科学研究   13487篇
各国文化   3093篇
体育   13175篇
综合类   5747篇
文化理论   2857篇
信息传播   51605篇
  2024年   865篇
  2023年   3542篇
  2022年   2110篇
  2021年   3173篇
  2020年   3522篇
  2019年   2988篇
  2018年   1725篇
  2017年   2888篇
  2016年   4348篇
  2015年   7270篇
  2014年   21760篇
  2013年   14432篇
  2012年   17315篇
  2011年   31393篇
  2010年   35044篇
  2009年   31434篇
  2008年   27110篇
  2007年   22174篇
  2006年   21063篇
  2005年   18231篇
  2004年   17960篇
  2003年   13899篇
  2002年   10092篇
  2001年   7483篇
  2000年   5777篇
  1999年   1313篇
  1998年   956篇
  1997年   887篇
  1996年   696篇
  1995年   646篇
  1994年   556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283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2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何志武 《新闻界》2003,(1):14-15
新闻依记者而兴,记者因新闻而名。记者塑造了新闻,新闻又塑造了记者。如何利用新闻岗位加速记者成才并延长优秀记者在一线采访的新闻寿命,一直是新闻媒体苦苦探求的课题———一个涉及在新闻队伍内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新闻竞争的质量及成功与否,因为新闻竞争说到底是新闻人才的竞争。一个严峻的现实:成熟记者纷纷“淡出”采访一线刚办了才几年的新兴报纸绝大多数记者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自不待言,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机关报记者队伍年轻化速度也越来越惊人。据笔者调查,在许多报社,…  相似文献   
82.
83.
信息传真     
《档案与社会》2003,(4):55-56
  相似文献   
84.
话说报纸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关元 《新闻记者》2003,(10):33-33
时下,人们对报纸的副刊缺乏孜孜以求刻意经营的精神。尤其是文史副刊,经营乏术,日趋衰落。然而回顾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一些左翼作家和老报人却深知个中三昧,是十分重视副刊潜在的人文熏陶作用的。 据悉,一些业外人士爱读行业报,甚至长期自费订阅,就因其副刊办得好,人们爱看它的副刊。因为副刊比正刊轻松活泼、有趣味性、可读性强,起着“味  相似文献   
85.
《大公报》是解放前一张很有影响的民办报纸,本文着重介绍了创办人英敛之的生平及初创时期的大公报的特色。  相似文献   
86.
指出《七略》目录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形式和内涵双重层面上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观是汉代哲学整体思维的产物,它模铸了后世“依刘向故事”的所有中国古代目录学,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目录学取向。并在和西方原子分析型目录体系的比较中,讨论了其优劣。  相似文献   
87.
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明确规定归档文件以件作为整理单位,这是对我国传统的档案整理方法实行的重大改革。这一改革已经对档案工作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必将波及到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书工作的重要制度直至文书学和档案管理学的相关内容。一、对档案工作实践的影响第一,《规则》的实施有助于档案局业务指导人员从繁重的业务指导工作中解脱出来众所周知,档案局要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档案局的业务指导人员毕竟有限,靠有限的人员去指导各个机关单位的业务工…  相似文献   
88.
89.
《信息系统工程》2003,(10):38-38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金融专用软件层出不穷。一方面,这些先进的应用软件,加快了金融自动化服务进程,减少了工作负担。与此同时,专业应用软件的迅速发展,对金融行业自身的网络环境、计算机硬什设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机构在采用新软件的同时,需要小断改善、提高原有的硬件设施。另外.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分支机构、营业刚点不断增多,安装、管殚风险评估系统、国际结算系统等软件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费用也不断提高。因此.需要一个强大的应用平台来支持这些庞大而复杂的应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