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6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当前必须引起重视、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求同存异”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构想 ,便是实践这条原则的生动体现。“一国”就是“求同”。“求同”要求大同 ;要有原则 ;要有诚意。“两制”便是“存异”。“存异”需要大度 ;需要包容 ;需要等待。“一国两制”构想在处理港、澳回归问题上的成功实践 ,以及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强大生命力 ,可以说是实践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原则的创新与典范 ,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工作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2.
澳门重回祖国怀抱,标志着自16世纪中叶以后葡萄牙占领澳门这一历史遣留问题得到解决,宣告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区域内行政统治的终结。这一历史事实一方面说明了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另一方面也证实了祖国的强大与繁荣。  相似文献   
73.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它是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尊重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4.
香港问题是近代英国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耻辱。百年来,为洗雪耻辱中国历届政府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和斗争。国民党政府的几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努力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香港问题得以完满解决。  相似文献   
75.
10月11日起,人民日报"迎接十八大特刊"转入政治文化领域的宣传报道。我们在每期8个版的总体规划中,充分突出"红船观澜"评论栏目的引领地位,连续13期推出"郑志文"署名文章,分别就民主政治、政协统战、法治、宣传思想文化、文化改革、教育、民政事业和工青妇、民族事业、社会管理创新、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与和平发展、党的建设等领域十六大以来的科学发展、辉煌成就,展开评论。文章刊出后,被各类媒体广泛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76.
教学时间:2012年2月教学内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人民版高中历史(课标教材)必修1)教学场合:四川省乐山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研讨会教学对象: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二文科班一、运用授课者自身资源导入(在萨克斯音乐《回家》声中,65人左右的大班额学生进入宽大的阶梯教室,PPT上是本人在  相似文献   
77.
王龙巧 《教师》2012,(27):92-94
一、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2.课标分析本条课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②“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为台湾的和平统一提供了依据。二、学情分析  相似文献   
78.
正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人教版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学习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依据学情及本课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学生对"一国两制",台湾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等基  相似文献   
79.
一国两制”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的理论探索史。16年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因此,对“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认识与评价,必须从国情与时代的发展中来探寻演进的逻辑。它的成功体现了我党在处理国家内部问题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适应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用实践丰富与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当代论域。  相似文献   
80.
两国论的出笼是李登辉分裂祖国阴谋的大暴露,更是近几年岛内“台独”活动日益猖獗的反映 ;它也是最近一段时期甚嚣尘上的国际反华逆流在岛内的反映。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决定了李登辉及其他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 ;同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其自身的利益考虑 ,也将采取摒弃“两国论”的态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台湾当局明智的、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