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7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央“一号文件”奏响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序曲 ,随后 ,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政策能否得以贯彻落实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加强法制建设是政策能否得以贯彻落实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52.
近代平民教育思潮的当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40年代的平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农村掀起的波澜是非常壮观的,它代表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对农村发展一种深刻的认识,代表一种知识分子的良知,这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重温近代这股勃然而发的平民教育思潮,汲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3.
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战略,未来10年内将有1亿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随着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结构性调整,农民进城这股潮流是挡不住的。如果农民进城前得不道很好的职业教育,势必影响我国整体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化进程。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加入WTO以后,各国制造业都十分重视中国这一具有巨大劳动力与需求潜力的大市场。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速中国的工业化。然而,能否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与我们能不能大规模地、源源不断地提高素质的各种层次的劳动力不无关系。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中等应用型…  相似文献   
54.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思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已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目前,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发展的自组织性。2052个经济县域,虽然各自情况千差万别,但在发展思路上还是有共同之处。笔者将此概括为县域经济的"一、二、三、四、五、六"。"一"是指"一县一色"的发展战略;"二"是指必须要消除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三"是指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四是指全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化"进程———市场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五"是直接壮大县域经济的五股力量———民营经济、园区经济、配套经济、生态经济和劳务经济;"六"是指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六大关系———人地关系、发展与改革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外资与内资的关系、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的关系以及县域金融环境中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55.
对"三农"问题的一点政治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农民的人权(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是农民的利益问题,是农民的权利问题——是农民在国家权利资源分配中的地位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当前首要的是明确农民在国家权利资源分配中的地住,给予和保障农民享有充分而平等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给予农民以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56.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繁荣、伟大复兴的伟大举措。那么,作为兴国之本的教育,该怎么办呢?这是教育界广大同仁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严肃课题。在此,我们刊出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郑作广同志的思考文章,以供大家学习、借签,并希望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讨论和实践及相关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7.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2005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了取消农业税的重大议案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农村教育"同样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本刊特地编发了5篇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笔谈文稿。其中,前4篇文稿分别从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政治背景以及教育模式与社会的耦合关系等不同角度,扼要讨论了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路向;最后1篇文稿则从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高度,对农村教育研究的状况及其前景作了较为透辟的剖析。  相似文献   
5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重大任务,不容忽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和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科技部门要切实加大科技下乡的力度,努力实现科技下乡;政府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市场。  相似文献   
59.
北碚依山傍水,毗邻重庆且矿产丰富,卢作孚领导的乡村改造“城市化”的“北碚模式”无疑适应其地情。不容置疑,全国目前仍有不少类似北碚占尽了自然资源与地理优势的区域存在。但就广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村地区来说,遵循农业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定县模式”,才是走上农业现代化之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60.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于是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整体问题凸现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视为经济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