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2篇
教育   483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21.
中庸之道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庸之道是儒家重要的伦理学说。它要求一个人为人处世、对人对物,既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一切都要做得恰到好处。这不仅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一种认识和行为的科学。  相似文献   
622.
淳柳  王书亭 《今日科苑》2010,(8):238-238
翻译作为人类悠久的历史活动,学术界对它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虽然在时间上传统译论已经结束,但它对当代译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其关键在于必须进行现代性的转化。本文通过总结当前译论家在此方面已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具体阐述了传统译论内在精神之中庸思想在重新建立中国传统译论体系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以期为当代译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23.
624.
欧智华 《现代英语》2023,(23):117-119
文章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应用于分析辜鸿铭《中庸》的英译本,对《中庸》的英译本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重点关注态度资源、文化负载词和修辞三个维度,探讨了这些维度在辜鸿铭译本中的体现,揭示了辜鸿铭如何在保持原文精神的同时,使中国文化对西方读者更加接近和理解,为翻译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25.
袁宏伟 《职业圈》2010,(9):199-200
“诚信”在《大学》、《中庸》中有着非常深刻的论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较高知识层次的一个群体。大学生对“诚信”的价值判断以及在实践中的落实,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626.
“尊德性”与“道问学”语出《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集中体现先秦儒家的两种价值追求;至宋代以后成为宋明道学的两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627.
中庸》的"诚"是合乎中道的自然显露或表现,人诚与物诚的合一就是人道与天道的合一。"诚"还有生成、发展、完成的涵义。《中庸》五个著名的英译本将"诚"译为"sincerity""t rue""truth""real""realness"或者"creativity",这些翻译都只涉及了"诚"的某方面的特性,没有把"诚"的多重涵义完整呈现出来。如何在尊重源语文化,尊重典籍思想的基础之上,准确将中国哲学思想文化精髓的"诚"概念准确呈现于英语世界,的确是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8.
作为极富宗教与哲学意味的儒家经典,《中庸》对儒家的天人观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释.在"天命之谓性"观念的指引下,《中庸》以"诚"贯通天人,揭示了儒家"天人合一"的理论内涵.就其实质而言,《中庸》所标举的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的或道德的关系,是以价值关系为纽带形成的超越而内在、内在而超越的关系.《中庸》天人观所透显出的这种特殊品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越发地显示出其巨大的理论优势和浓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9.
五粮液酒文化的遗传基因,是秉承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在原料、香味和生存要素多元化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平衡,使多元舍一,并以中庸思维方式达到最终结果的完美.  相似文献   
6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