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864篇
科学研究   8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当今有一部分数学教师总是说,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为何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为何一部分学生总是对数学无兴趣.成绩停滞不前呢?造成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一是该生数学基础太差:二是不用心去学,贪玩.自身努力不够造成的:三是缺少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没有激发出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2.
译者隐形和显形是翻译界一直争论不止的话题,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目的。但无论是隐形和显形都是译者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结果。在当今全球化的前提下,译者要合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恰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译文要做到在介绍异质文化的同时保证通顺并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3.
道德教育一般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完成,它将决定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几例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一、穿插介绍背景故事,渗透价值观教育学生是学习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内因,教师的讲授、指导都是外因。但现在部分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的重要性不明确,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畏难、轻视的心理,认为学  相似文献   
114.
美术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美术课的技能要求较高,实践性偏强,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美,学会创造,让创造性思维突飞猛进。在多年的美术课教学中.我积累了以下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5.
英语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由于教师和学生是能动的主体,因而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构筑和谐英语学习体系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16.
张富和 《教师》2011,(21):66-67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路人,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实践者、合作者。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劳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相似文献   
117.
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物理教学中,从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到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再到习题和作业的选择和布置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  相似文献   
118.
刘朝侠 《教师》2011,(14):69-69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创设彼此互动交流的学习环境氛围,能够在激活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语言交际的本质特性,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和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9.
二十世纪初,随着我国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对各科目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了传统的以传授讲解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提高主体意识的建设。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策略方式,通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其恰当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新时期地理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0.
<正>随着"导学式"教学法在多领域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将"导学式"教学法运用在初中课堂的教学之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1.1教学目标缺失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严重缺乏目标性,仅仅是将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忽视了价值引导与人文关怀,难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以及心理健康水平。1.2教学设备缺乏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设备问题依旧存在,当前,所谓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