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000篇
科学研究   26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2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71.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过:“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母亲教育史。也可以说,一个国家母亲教育的成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会产生重要影响。母亲教育是民族素质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始性、长久性基础。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素质危机,与母亲教育危机有很大关系。而母亲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抓好女童的教育。在60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尖锐地向世人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童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女子教育问题,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最大的难关。”  相似文献   
72.
目前,河北省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加快转型和优化,发展现代产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均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持。本文对河北省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发现:人才资源匮乏、人才结构低度化、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不协调、人才流失严重。同时,结合河北省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改善河北省人才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卢志文 《教书育人》2011,(32):52-54
"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高素质的教师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当前,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尚难以完全适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能否建设一支具有  相似文献   
74.
阳宗全 《留学生》2011,(8):36-37
从荷兰华人学者工程师协会的组成结构特点来看.会员的含金量很高.他们绝大部分有5~20年的工作经验,在顶尖的欧洲或荷兰国际大公司工作.掌握着关键性技术.对世界技术发展前沿具有战略眼光.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75.
张亮超  黄昊  陈信阳 《职业圈》2011,(36):147-147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企业间的竞争也成了人才争夺的竞争,但国内企业在人才的使用上却得不到很好的效果,不是禁锢了人才,就是留不住人才,使得人才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与增值。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引进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人才管理理念与机制,来逐步完善国内企业的人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分析个人成才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响培育和拓展人才资源和学习能力的因素,强调树立终身学习观和培育个人学习能力的现实价值,进一步阐明个人成才是基于个人的目标定向,学习的基础动机、终身学习观及学习能力的培育是促进个人成才的关键元素。  相似文献   
77.
李红 《图书馆界》2005,(1):24-26,4
本文就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复合,分析并思考了新世纪图书馆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8.
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很多传媒将人力看成另一种形态的物力,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本质和目标。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费弗对于企业竞争的来源提出了一种新观点。他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不一定是科技、专利权、产品素质和策略定位等等,而是优势人才和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9.
80.
上海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要以构筑国际化大都市一体化交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造就"一流城市,一流交通,一流人才"的格局,到2005年,要达到"三化一适应"。"三化"指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上海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工作机制、政策体系、配置制度和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三化"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良好氛围,使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一适应"则是指适应上海交通事业发展对各类人才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