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教育   8349篇
科学研究   949篇
各国文化   64篇
体育   472篇
综合类   215篇
文化理论   52篇
信息传播   33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1065篇
  2012年   1599篇
  2011年   1762篇
  2010年   1313篇
  2009年   1031篇
  2008年   1307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682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何镇飚 《新闻界》2006,(1):40-42
近两年不断遇到“媒介即按摩”与“媒介即信息”的同时出现,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媒介即信息”的金科玉律。在《从容面对媒体——让你的媒体亮相尽善尽美》一书的第三章《表演戒律》中,作者乔治·莫利斯指出:“马绍尔·麦克卢恩,被尊称为‘电子时代的先圣’。他道出了那句名言‘媒介就是按摩’。后来他把这句话作为一本书的书名,而这书几乎被所有的人误念为‘媒介就是信息’(把m assage中的a看作e)——使得整整一代发言人认为只要在电视上露面或者在印刷品上署名就能成功地传递讯息。其实,这一书名术语是一个文字游戏;麦克卢恩使…  相似文献   
92.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部和北京电视台研究室共同主办的“广播电视理论创新暨《中国广播电视新论》出版研讨座谈会”。1月28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广协会、北京广电局、北京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新论》部分作者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媒体第一线的4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广播电视创新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就《中国广播电视新论》的体系框架、理论观点.学术水平及相关问题发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93.
编辑应强化作者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是出版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编辑的作者意识十分必要。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者和作者共同的工作,编辑和作者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是对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正确定位。在同志式的互助关系中,编辑与作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编辑的角度来说,编辑要时刻把作者放在心上,要强化作者意识。编辑的作者意识蕴涵于编辑与作者交往的整个过程中,也体现在编辑平常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中。  相似文献   
94.
办刊物是一门大学问,除了选题、内容、作者、发行、广告等等之外,刊物中文章标题、每一期的目录和上在封面上的要目的处理实在是不能忽视的问题,这里我把我编《文史知识》的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5.
制服不诱惑     
在我所阅览的所有典籍中,描写“制服诱惑”而入化境的,不是《打女佣屁股》的作者罗伯特·库佛、《美德的磨难》的作者萨德或者旁的什么人,实乃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穿戴起来。按照既定计划,一等猴子打开门,穿着兔宝宝装的我便蜷缩在墙角,做出楚楚可怜状,等待他号叫着向我扑来。可后来我实地求是地考察了一下他家的情形——玄关灯坏了——是以我又担心他黑暗中猛一看到一兽形大耳的物事,吓破胆,情急中一脚将我踩塌。因为没找到合适的亮相姿势,当猴子回家的时候,我穿着那套兔宝宝装就跟穿着普通睡衣一样,走到他面前。唉,也许是出场太缺少…  相似文献   
96.
《军事记者》2006,(7):35-35
由本刊编辑部举办的“我与军报”征文评选活动日前揭晓。为纪念《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举办的此次征文活动,历时1年。经过评委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现将获奖作者及作品公布如下:一等奖(10篇)刘书忱: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人们夏国珞:记忆链中的一粒珍珠:采访元帅龚志聪:解放军报——我的大学齐闯:66816951和66817035吕高排:离不开你的人是我欧世金:我的“解放军报大学”田世军:我为军报“辟谣”尹栋:半张血染的军报王成应:军功章有“她”的一半魏艾民:可贵的真情厚意二等奖(15篇)向勇:军报给我提供了展示才干的舞…  相似文献   
97.
李成贵 《新闻前哨》2006,(11):30-30
言论的点子,实际上是一种引导,是一种启示,是一种意向。对于作,是引发其写作冲动的动力;对于读,则是引人人胜的“诱饵”。也许可以说,点子是与章的题目有着紧密联系而又不完全一致的一种感觉,一种可以意会而又不溢于言表的存在于章中的一个“影子”,是作表达论题(主旨)的一种角度。有些言论的点子一看题目,就让人拍案叫绝;有些言论的点子是读完了才让人感到。  相似文献   
98.
有一份二百多年前的苏州凡人手稿名垂青史。使许多人为之动情为之倾倒。也使许多洋人为之感动为之赞叹,这便是《浮生六记》。这是一本从冷摊上淘得的手写自传,作沈复(又称沈三白),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苏州人。生平只有极普通的人幕僚与经商的生涯。  相似文献   
99.
我爱书店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家、诗人徐迟,他说“那么多的好书,书是香的,是美的,我的魂都掉在里面了。书是贵的,但也真是比较便宜的了,书是那么精彩的东西.……。”我想徐迟成为大作家、大诗人与他爱跑书店爱读书是分不开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0.
《实话》理论宣传专栏的开办,为我国党报理论宣传推开了一面新的窗口,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该专栏将文章作者定位在地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它把湖北改革前沿的理论和实践转化为文化积累的成果,将之予以广泛传播,让人们共享,变成出版物留给后代,成为留置理论文化资源,这一转化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