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9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教材编写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构建过程,这其中就要求编写者在教材内容的组建上要充分把握逻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词句使用的准确性,这也是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达成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2.
政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宏伟目标。在和谐社会中,公民的独立主体性地位得到社会与国家的确认与尊重。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面临着人本与物本、民本与官本、公权与私权等焦点性问题。政府应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的原则,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承担起尊重并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利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3.
严炳洲新著《民本经济新论》,透过纷繁复杂的改革现象,抓住分权这一改革的实质,以行政性分权、经济性分权、综合性分权三种分权形式透视改革的演进过程,并将其概括为“政治安定,渐进分权,市场取向,民本经济”。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4.
社会整合:“二战”后国际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整合始终是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使命。社会整合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与要求,从初期消除战争暴力文化,到抑制社会分化,再到构建和谐文化、促进社会融合等阶段。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5.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实现宪政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近年来得到日益重视并发展迅速;但是在这个简短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的民主法治实践中予以解决。在公民知情权保障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领域,我们仍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6.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这种认同感。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的,其中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而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7.
面向21世纪.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关键在于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的培养和积高。教师和学生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广大教师应该努力学力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从法律的高度尊重学生。在公民与公民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8.
当前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着力于正确处理民主与稳定、保持中国特色与借鉴西方民主积极成果、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等矛盾关系,使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和本质能通过诸种环节和形式得到贯彻和体现  相似文献   
159.
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方式或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对政府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表达集体或个人的政治意愿的行为。简言之,政治参与即是公民的政治活动。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但同时又作为国家管理的对象,参与国家和社会事  相似文献   
16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法与政策、法与党纪、法与人民、法与公共权力、法与公民权利的关系,要加强立法、司法、执法队伍建设、努力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