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13篇
教育   2197篇
科学研究   2721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63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73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989篇
  2007年   857篇
  2006年   895篇
  2005年   964篇
  2004年   997篇
  2003年   979篇
  2002年   962篇
  2001年   626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1 毫秒
31.
论移动/无线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论述了移动计算技术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主要的几种移动计算技术及其标准,包括IEEE 802.11家族、HyperLAN2、IrDA、HomeRF和Bluetooth,以及WAP协议,阐述了移动计算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优越性。最后则展望一个应移动计算技术的全新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体验。  相似文献   
32.
33.
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数字资源的建设。江汉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更好地建设自己的数字资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4.
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迈入信息时代,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就现阶段而言,大学图书馆正处在一个介于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化图书馆之间的时期,它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馆藏结构向多元化发展、资源共享和馆际互借更为广泛、本馆特色资源逐步数字化等特点,既有着传统的凝厚又有着现代的创新。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尽管面临着资金匮乏、缺乏应有的国家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馆藏资源数字化与社会资源馆藏化的艰难抉择等等问题,仍然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超越,代表了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因此。我国大学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是建成数字图书馆。为此。在分析了大学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后,提出了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5.
本文认为,应辨证地看待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形成与拓展界定了图书馆发展的总体趋向数字图书馆;另一方面,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图书馆不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36.
详细阐述了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及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为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入世"后的图书馆立法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琳 《图书馆》2002,(5):68-70
通过分析国内外图书馆立法现状,论述了“入世”需要图书馆尽早立法,图书馆立法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利用者权利保障、图书馆人行业准入制度等。  相似文献   
38.
加快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顺应民族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建立“入世”后与国际间交流的、具有特色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拓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大理地方文献资源为例,加快其数字化进展,建设具有特色的地方民族数字图书馆,将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民族旅游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论信息化与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伴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已成为信息管理学界谈论和关注的“焦点”。然而,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笔者鉴于许多学者已就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从其它一些角度对这些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