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8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治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本文对长治方言的语法特点做了较为全面的共时描写和分析,包括词缀"圪"、代词、补语、特殊结构,同时兼顾历时平面。通过历时考察,认为有些语言现象保留了近代汉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1.问题的提出引例在x轴上求一点P,使P到点A(-1,1)和B(2,4)距离之和最小.本题即在一条定直线l上求一点P,使其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这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一类最值问题.然而,最近在解析几何复习课中讲到本题时,有学生却提出:一般曲线(圆、圆锥曲线)上是否存在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或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经师生共同探究,求得一些结论,作如下介绍,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3.
语言的非范畴化学说不仅是对乔氏语言自主性观点的批判,更是一种对范畴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就目前中国的研究现状而言,该理论有以下几点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严格界定非范畴化的定义及研究范围;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非范畴化展开多维探讨;推进非范畴化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44.
民族音乐学自传入中国大陆以来,主要强调一种共时性研究,而很少注意对研究对象历史的考察。在民族音乐学领域引入历史研究的观念,将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研究对象,获得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王京山 《晋图学刊》2010,(4):10-12,26
历时文献传播与共时文献传播是文献传播的两大基本类型,它们二者可以叠加共存,并且可以互相包容和转化.历时文献传播与共时文献传播正在互相融合、互相转化中互相提升,使文献传播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6.
法国功能语言学家马丁内提出的共时动态理论强调语言演变的研究应将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对语言演变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补充。柯莱特等法国功能语言学家继承、验证并发展了共时动态理论,并指出“动态”与“波动”及“语法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上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有较大的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47.
在调查、比较等基础上,从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个方面对皖北方言的重叠量进行了细致描写和深入分析,并从语义、句法等方面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另外,从共时层面对皖北方言与陕西方言的重叠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48.
在对待钱的问题上,《喊呐》、《徬徨》中的新的智识者尚处在一种文化怪圈之中,他们不断地被这“小作为”的事情所“烦难”。一方面,传统观念中的重义轻利、崇义贬利思想紧紧地缠住他们;另一方面,现实的生存又逼使他们向现代价值观念靠拢。为此,他们经受了特殊的矛盾、痛苦,以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与此同时,他们也在探索,“默默地前行”,希图把握住这个有关命运与前途的生存杠杆。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美学角度,就体育比赛对观众群体意识的凝聚力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同时,又对观众个体的差异性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按审美心理特征将观众分为8种类型。本文对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主要从英语"~self"和汉语"自己"的衍生过程着手,以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手段,以词汇化理论为理论背景对二者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结论是:现代英语"~self"和现代汉语"自己"的形成都是古英语或古汉语中的两个复合成分词汇化的结果,但是二者在词汇化的原因、方式、程度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