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2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31.
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在诗作中关注的焦点主题之一.狄金森将死亡作为一个人生的参照系,对生命进行逆向透视,剖析人生,从而观照生存、想象死亡和体验死亡并对死亡加以本质思考.她把人生的智慧放在死亡的境遇中加以拷问与确证,将大限将至的惶恐不安转化成延续生命的可能性存在,达到活力迸发与从容悲悯的完美结合之境.狄金森的经典性死亡诗作中,蕴含了“如何生活”的人生哲理,隐喻了人生的法则:克制、退守、放弃和领会,呈现出其特有的某种生命智慧形式.  相似文献   
132.
在知识、信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教育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学校的职/责不再只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使之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从教育改革的目的和要求来看,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3.
汪美琼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7-20
本文从汉英具象和抽象两种思维方式差异出发,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汉语的具象和英语的抽象在语言表达法上的体现,最后提出了在汉英互译的过程中实现具象和抽象相互转换以实现语用对等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4.
长期以来,写生一直作为练习基本功和为主题性绘画搜集素材的手段而存在,在写生中体现不了艺术家本体的存在。贾科梅蒂、阿里卡等画家,坚持"现象学式的看",用纯视觉的方式和质疑的目光审视物象,捕捉不断变化中的视觉感受并且追求精神的真实表述的绘画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视觉模式,将写生作为创作的基本方式,在写生中真实的呈现了画家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真正阐释了写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我先讲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1969年,我14岁,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我们国家和前苏联在东北珍宝岛那个地区爆发了局部战争。我们县城有间汽车修理厂,一个姓苏的工人晚上修好了一辆解放牌卡车,天亮时他要去睡觉,为了告诉车间主任给他记加班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6.
贺蓓 《科教文汇》2008,(24):227-228
本文从谚语的角度探讨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并且初步考察了中国古代文化是怎样对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造成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7.
在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具身”情境,从学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联结体验、共情想象;要以“具象”为标准“设境”“入境”“造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适切的方法、支架,而且要引导学生自选支架,鼓励他们自主建构支架,切实提高学生交际语境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8.
时空观念既是人们认识历史的标尺,又是对客观历史的定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时,教师应创新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明辨“地图”演进,把握变化时空;明悉“人物”思行,丰实具象时空;明察“时势”涌动,贯通交错时空,从而从多维视角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9.
数学方法的抽象性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距离感。应融合数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过程,让数学方法的抽象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增强数学学科的亲和力。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弱抽象过程,投入探究过程,融入再创造活动,引入数学文化,淡化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0.
吴栋梁 《学苑教育》2023,(8):77-78+81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也成了各学科教师的主要目标。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要及时优化思路,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导向,灵活应用“新思维具象法”引导他们学习,从而为枯燥的物理课堂注入更多活力,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和探究,并有效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思维意识,以此推动其健全发展。本文以鲁科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分析了利用“新思维具象法”提升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