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自2015年起,《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特别开设"编辑出版理论研究"栏目,向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出版社、期刊社、报社以及网络传媒等相关机构广泛征集期刊编辑学、报纸编辑学、网络编辑学、图书编辑与出版学、编辑理论与实务研究、媒介营销学、数字出版、编辑出版史、编辑的职业发展等方向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系列专题,以期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反映当  相似文献   
22.
23.
一在出版科研岗位上工作,自然常常会遇到如何搞好出版科学研究和怎样构建出版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出版科学研究从总体上说,是探索人的出版活动规律的;而人的出版活动是以精神生产为基础,通过编、印、发等生产经营活动,以传播和积累知识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现象。要说明这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的本质,不是哪个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我国的出版实践为依据,根据出版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运用思维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科学、数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构成新的知识体系,才能完成构建中国出版  相似文献   
24.
王振铎 《寻根》2008,(5):113-117
作为中国编辑学会代表团成员,我于2008年5月10~16日,赴韩国首尔参加了第13届国际出版学学术研讨会,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25.
蔡姗 《出版科学》2011,(4):111-112
为了更好地总结30多年来编辑学、出版学理论研究的成就、经验与教训,谋求编辑学、出版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中国编辑研究资料中心于2011年5月21日组织召开编辑学、出版学学科史研究座谈  相似文献   
26.
任娟 《出版与印刷》2021,31(5):33-41
以2015年至2019年发表在11种出版类CSSCI期刊上的15 628篇论文题录数据为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发文机构类型识别,发现出版学学科具有鲜明的行业导向和应用导向;通过发文一级机构识别和地域识别,发现研究群体表现出产研互动、学界与业界共同参与,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绝对优势,北京地区的第一作者人数最多;通过发文二级机构的精准识别,发现作者合著呈现增长趋势,高校集聚效应明显,以同机构内部合作为主,以高校主导的跨机构合作为辅,且多为双机构合作模式。出版学学科发展未来应注重学科体系和核心问题的确立、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及提升研究群体的学科认同。  相似文献   
27.
正学术之路漫漫,学者上下求索,笔耕不辍的他对出版学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1999年张新华进入北京印刷学院,开始执教编辑出版学,历经十四载,其新著《数字出版产业理论与实践》最近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学术之路漫漫,学者上下求索,笔耕不辍的他对出版学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数字出版产业理论与实践》(以  相似文献   
28.
29.
出版研究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金兼斌【北京】(一)问题的提出理论研究的意义常需借助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而体现出来。出版理论的发展一方面受着出版实践的制约,包括出版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制约和超前的理论设想难以得到出版实践切实的检验的制约;另一方面,理论如果仅囿...  相似文献   
30.
任何一门学科都由史、论、方法3个部分组成,史是学科的基础,论是学科的精髓,方法是学科的研究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水平出版学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把学科内涵建设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出版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学科支撑.适应新时代出版业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构建更高水平的出版人才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