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246篇
科学研究   149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00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群力 《武当》2007,(8):9-11
预备势(无极势)两脚并步站立,面南背北,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腋空,肘微屈,双手呈八字掌,掌心朝里,虎口朝前,中指对裤缝处。头正竖项,虚灵顶劲,舌抵上腭,身正自然,目视正南。  相似文献   
992.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辽宁孟立国 (1982年12月7日弈于成都) 中炮对后补列炮 1.炮二平五马8进7 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炮8进4 4.兵三进一炮2平5 5.马八进七马2进3 6.兵七进一车1平2 7.车九平八车2进4 8.炮八平九车2平8 9.车八进六炮5平6 卸中炮是上世纪80年代一度流行的下法,现在一般多走炮8平7, 车八平七,前车进5,马三退二,车8 进9,车七进一,形成各攻一翼的局面。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背栅调控技术实现了单分子尺度下感应热电势的直接测量。实验观测到吖啶类衍生物自由基分子在费米能级处热电势的变化,在栅极电压从-2 V变化到+2 V的过程中,分子热电势逐渐从正值变为了负值,表明主导分子电输运的轨道由已占有电子的能级最高的轨道HOMO转化为未占有电子的能级最低的轨道LUMO。  相似文献   
994.
云手的奥秘     
谢千里 《精武》2007,(3):29-29
在现有的各家太极拳势中,云手演练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各家太极拳均称云手为“母式”,可见其在太极拳技术体系中的非凡位置。本篇就云手的典型问题作剖析,以期给同道们一点有益的启示。一、云手的名称关于云手的名称由来,洪均生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的考证中认为,“云手”的式名是象形而来的。中国画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而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故取此名。另外,舞蹈的经典动作里也有非常飘逸的“云手”组合,或许是它启发了拳术中划圈动势名称的命名。  相似文献   
995.
王志远 《武当》2007,(5):18-20
所谓身法,即身体主导权衡拳势动态的组织法则,陈鑫说:“打拳原是备身法,身法有正有斜,有直有曲,有顺有逆;有偏前,有偏后,有偏左,有偏右,有偏上,有偏下;有的地上坐,有的空中飞,有的束住,有的散开。种种身法,不可枚举,皆由中气以贯  相似文献   
996.
大鸿拳又名“六步架”,也称“三晃膀”,系气力功架短打拳法,属于仿生象形拳术,具有羊、鸿(雁)、虎、豹、鹤五形,合于小、大、顺、拗、立五势,应金、木、水、火、土五行,化出劈、崩、钻、炮、横五捶。它拳势威猛,刚劲有力,以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大拳术派系,是我国武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97.
谢征东 《精武》2006,(2):34-35
天地之五行(即水、木、火、土、金)是相生的关系,而太极五行(即太极十三势中的五种步法——进、退、顾、盼、定)同样对应着人体经络和脏腑的有关窍位。  相似文献   
998.
规模办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近年来又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想就规模办学的客观成因、比较优势和边际效应等问题,结合集宁一中的发展实践作点分析和探讨,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999.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6):27-29
"练势行拳"是九宫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实就是走圈转掌的功夫,也叫"盘技"。与别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门的转掌功只有"青龙探爪"和"二龙盘飞"两势,并且招式极少,显得较为质朴简洁,但内蕴丰富,变化万千,涵盖本门拳技之精华。另外,九宫八卦拳在起势收势与变掌换势时,都从中宫开始,在实践技击时也不离中宫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土生万物"、拳理通于易理的道家拳术特色。一、青龙探爪此式为九宫八卦拳诸功之母,九宫八卦拳的各种拳功兵刃,都是通过练习此式而提高的,习者万勿  相似文献   
1000.
王寿山 《武当》2004,(1):15-15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拳时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修炼,掌握与运用好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