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91篇
科学研究   106篇
各国文化   73篇
体育   159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237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文提出《苏州民国艺文志》蕴含价值,充满新意,堪称创新之作。它是研究民国时期江南乃至全国艺文现象的史料书、工具书,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湖北档案》2006,(10):25-25
1931年8月,贺龙率领红三军打到湖北沔阳县,13岁的洪湖赤卫队儿童团团员胡守富报名参加红军.  相似文献   
63.
口述新闻在专题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传媒》2006,(7):52-53
近年来,“口述实录”这种记录个体情感故事的报道形式风靡武汉各传媒。“口述实录”这种报道形式已在广播、电视及报刊中广泛运用,而且采用“讲故事”方式报道新闻的做法也越来越多。有报纸更在做专题新闻策划时,借用口述实录的表达形式,采用口述新闻,使小版面上有了大容量,做足做活了新闻,赢得了读者好评。口述实录最佳的表现形式就是忠实记录,原汁原味地讲述故事本身。由此可见,“口述新闻”是一个再确切不过的好名字,因为它“讲”故事、“说”新闻,而不是通过记者的展示来呈现故事。口述新闻找到了一种恰当的方式,由“讲述人用语言把目击的新闻和发生过的故事讲出来,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64.
口述历史在地方文献工作中的意义及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金文坚 《图书馆论坛》2006,26(4):210-213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现代口述历史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了口述历史对于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探索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这是一本记述有关旧上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书。它披露了关于民国时期上海最后一任市长吴国祯的执政细节、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夭折.张伯驹绑架案等。作者选取的档案史料都是有点意思的,“内容也比较丰满,不光有骨骼(过程),还有血肉(细节)”。全书所载,虽说是旧事,但旧事重提,今天读来也属新鲜。温故知新,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似文献   
66.
《出版参考》2006,(6X):30-30
书中,蒋孝严深情地回忆了他和孝慈早年充满艰辛的成长岁月,追忆了父亲蒋经国先生和母亲章亚若女士的深沉而炽烈的情感,记录了他充满崎岖和波折的认祖归宗之路以及独力打拼的从政经历。同时,他还披露了他与蒋家的恩怨纠葛及与同父异母兄弟孝武、孝章等人的手足情深等内容。书中许多内幕首次由当事人自己披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7.
秋实 《兰台内外》2005,(2):49-49
吉林省的近代工业起步较晚,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才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吉林省筹建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军火工厂——吉林机器局。这是吉林省历史上最早、最大的用机器生产产品的工厂,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军火工厂。在吉林省档案馆保存的军事工业档案史料中,比较完整地记载了这座军火工厂的创建、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情况。  相似文献   
68.
2004年是红军从中央苏区开始长征70周年。当年中央苏区尽管在国民党反动派重重“围剿”之中,军事、政治、经济斗争十分艰苦,但革命文化却在斗争中蓬勃发展,打破敌人的封锁和压迫,解除反动统治对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创造工农的苏维埃文化,支持与促进当时革命形势向前发展,这是我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应永志不忘。  相似文献   
69.
明清女画家现象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明(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清两朝,女性画家人数骤然增多,见于史料记载者有数百位之多;而在此之前的一千余年中,绘画领域一直是男性一统天下,女性寥寥无几。那么,这一时期为何会涌现出众多的女性画家呢?这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  相似文献   
70.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在我国学史上,之所以产生曹雪芹这位伟大的天才,不仅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关,他的家庭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红学”之外,还有一个专门研究曹雪芹的祖籍、家世、身世的学科——“曹学”。可以说要想研究《红楼梦》这本书就不能不研究“曹学”。而“曹学”的研究是离不开对档案的研究。因此,在研究“红学”与“曹学”的许多问题时,就需要根据史料记载与档案资料来进行考证。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资料,它所具有的原始性和可靠性,决定了档案能够在社会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发挥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