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7754篇
科学研究   333篇
各国文化   151篇
体育   291篇
综合类   304篇
文化理论   62篇
信息传播   74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859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553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理趣论     
“理趣”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重要概念。本文从古典诗歌理论和创作入手,总结和分析了理趣的诗学内蕴及四种审美形态,即凝合之美、形象之美、情韵之美、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102.
《红墨坊》是中央台和各地方台正在热播的一套电视连续剧,作为一种以英雄符码建构的民俗神话叙事文本,《红墨坊》有颇多值得研究之处。文章试图引进符号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电视剧《红墨坊》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以期抛砖引玉,推进媒介文本分析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古代曾出现的将神话传说本身改造成历史的神话历史化运动 ,使中国古代的体系神话不同于古希腊的体系神话 ,并且由于神话历史化内容不仅是将神话传说的内容改造成历史甚至是现实内容 ,而且还包含着将现实的人物神化、将现实内容非现实化倾向 ,致使中国古代的叙事文 ,无论是历史叙事文、志怪类叙事文 ,还是文学叙事文都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晚清以来,尤其五四运动之后,诞生了一批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大师,顾随亦是其中之一。读《驼庵传诗录》,读者可以充分感受作者驳杂多元的知识体系、融通中西的思想深度,以及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奇思妙解。顾随先生讲说诗词的精妙之处,便是时时处处不脱离人,不遁于世,给读者找到了一条连接东西文化与思想的路径,使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文学不再有隔阂。  相似文献   
105.
张智正 《成长》2007,(1):93-94
吉时,在日本有一本书,这本书讲了一千多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吉时,……”所以这本书被命名为《今昔物语》。“古时”是个非常好的词语,虽然从口语上来讲,说为“吉时候”可能会更好。“吉时候……”很多神话、民间故事都是这样开头的:夏天黄昏的某个竹影院落里,一个老成了奶奶的女人,她的故事也是这样开头的,但她说“从前,……”  相似文献   
106.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初期英美重要的文学流派——恿象派的诗歌"意象"的独特性,对比了它与其它诗歌流派的不同,并对它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不同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神话和民族精神在逻辑上的联系,深刻作用于各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民族化的传统、社会形态的变化有初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古典诗歌由于其自身特点及人们阅读观念的影响,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一定阻碍.古典诗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阅读,具备慧心,透过物象,体味真情;展开想象,透过字面,再现意境;放声诵读,通过声音,感受音韵之美;入景进情悟理,领会诗歌魅力.  相似文献   
109.
一个被中国古典文化的琼汁侵润了风骨的女子,一个生活于繁华都市却常居书屋啜饮生命之酒的女子,她如一位翩翩仙子在溢满花香的季节,蹚过潺潺流淌的文字之河向我们款款走来.她,就是台湾当代著名散文家张晓风.走近她,走进她创造的充满诗意的文字世界,品读<不是爱酒>一文,那灵性飞动的语言,铺排优美的结构形式,对生命深层意义的探索,对生民本质的透悟,宛如一道佳酿,散发着淡淡馨香.  相似文献   
110.
对古典诗歌的解读虽然存在着诸多的方法,但解读者对它最终的解读意见却不外乎三种:一种是以求真为旨归的历史意见,一种是以顺应政治需要和社会思潮为旨归的时代意见,一种是以指向解读者的内心为旨归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