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20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裴新媛 《现代语文》2011,(10):79-80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安排古诗文50篇,其中古代诗词34首。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古代诗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代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情感的结晶,生活的折射,历史的回眸。阅读优秀的古代诗歌,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2.
在中学古诗文的教学中,除了涉及字、词、句等方面的内容.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现象。然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古诗文教学一直陷在“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经”中,方式单一,教学模式呆板,教学效果甚微。一言而弊之,当前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有言无文”。  相似文献   
93.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西门城楼上,共三层,精构细筑,气势宏伟。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每与才士登楼赋诗,自尔名著。"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膝子京谪守巴陵郡时重修,并嘱范仲淹撰《岳阳楼记》,岳阳楼自此名气更大。后几度废兴,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行修葺。  相似文献   
94.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文以载道,诗以言情。如花的情感铺满在山皋兰圃,如水的智慧浮现于清流沧浪。古诗文大赛如千里马,载我驰骋于诗词的秀美河山中,收获与古诗文之间的小小情缘。与古诗文的缘分,从拿到古诗文阅读大赛专刊时翩跹而起。前年初夏,一拿到专刊,我便开始认真地准备起来。尽管是因为虚荣,但无论如何,我尽力地去积淀传统文化常识,试图在一道道赏析题中,顺着出题老师的思路去思考作者的情感与智慧。准备的过程,表面上说是苦乐相伴,实际上是苦多乐少。心里曾经有过抱怨,想过放弃,也曾厌倦过它的枯燥,但还是在夏夜的清风朗月下坚持下来,得到了秋日的硕果。"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在  相似文献   
95.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文教学在丰富现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体会诗中的意境,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优化古诗文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6.
卞学军 《广西教育》2013,(21):70-70
学生学好古诗文,不但可以提升文化品位,而且能陶冶情操,但当前的小学古诗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大多数教师采用"读讲背模式",在课堂上没有体现出诗的美;教学的方法单调,学生提不起兴趣,老师也很无奈。因此,教师必须探索适用的教学方法,提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做法。一、创设情境一篇优美的古诗文充满了情味、情趣、情韵。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可制  相似文献   
97.
古诗教学应采取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以期达到丰富儿童古诗文积淀之目的,使其感受古典文化得底蕴。  相似文献   
98.
刘清  周静 《文教资料》2012,(12):59-61
由于中国古诗文的独特性,在英译课中,要让学生既进入文化内核之中,又完成跨文化的翻译,就必须在语境中实现虚实结合。本文提出意境教学法,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教师的引导,给学生一个人文性的文化平台,让他们在文化理解中完成个性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99.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向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语文教学应当担负的历史使命。在课改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坚持开展"读经典美文,育心灵之花"活动,使少年儿童在吟诵中接受文化滋养,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