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59篇
科学研究   7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光电效应实验是普通高中《物理》光的粒子性中的第一演示实验。这个实验是说明光的粒子性的重要实验,同时也是奠定光的粒子性理论的基础和根本。尽管此实验早已被科学家们发现并证实,据我了解在过去和现在的教学中这个实验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曾经去尝试做过,但很少有人真正地做成功,教学中多数是照本宣科。学生们对此理论接受的可信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2.
电视新闻节目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主持人在舆论监督过程中通过新闻开头结尾的串联词、节目中的评论肩负着引导受众接受新闻的职责。品德高尚、专业素质高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容易赢得受众的尊重和喜爱,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样的主持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有许多猜测,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小行星碰撞学说。他们认为,在6500万年前,一颗含有丰富铱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他们还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找到了那个据说是小行星撞击所造成的坑。可是,最近,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再次勘测发现,这个坑形成的时期与恐龙灭绝的时期相差至少30万年!于是,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就大大地成了问题。那么,到底谁才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呢?  相似文献   
24.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历史档案包括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它记载着流逝的岁月中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或过往人物,无论就疾风骤雨的大历史场景还是庸常琐碎的日常小事件,无论是曾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还是籍籍无名的芸芸众生,只要进入了档案意义上的收藏,那么它就被记忆。  相似文献   
25.
微博语境下的虚假信息传播“围观”让网民有力量.这是2010年微博最“给力”的宣言.2010年,微博为公民的信息自由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还成为普通人反抗“利益阶层”的武器,“宜黄自焚”、“局长香艳日记”、“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通过微博演变成一场场舆论风暴,利益集团被网民通过微博“围观”而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26.
《南方日报》报道:对比每年的年度好书榜和畅销书排行榜可以发现,很少有畅销书能够进入好书榜的行列。有专家指出,比起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读者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相信畅销书排行榜了。现在的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比如微博、论坛等,榜单的影响力已经相对减弱。另一方面,读者慢慢意识到畅销书排行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商业炒作行为。榜单可信度的降低也是造成读者对畅销书排行榜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27.
未来学家尼葛罗·庞帝忠告人们:"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Web2.0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或内容)为中心,它又是个人表达、个人倾诉的场所,不可避免地带有非公共性的  相似文献   
28.
在2007~2009年浙江省气象台钱塘江、太湖流域面雨量24 h、48 h预报的基础之上,开展了面雨量释用研究,采用的方法为对数线性释用方法,释用后预报可信度明显增加.本文对面雨量的模糊评分方法做了改进,使之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试验证明,用绝对误差和改进的模糊评分两种办法结合起来对面雨量预报做检验,能够较客观的反映预报...  相似文献   
29.
所谓日记体新闻就是用日记的体裁和形式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它外延宽泛,包容性强,可记录记者在新闻现场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感,通常注明时间和地点;形式活泼,行文自由,可叙可议,不拘一格,读起来亲切有味,如临其境,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30.
周勇  付晓雅 《当代传播》2021,(4):55-60,83
近年来,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沉浸式新闻报道开始涌现,与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等前沿技术一同为传统新闻业带来变革.与传统新闻报道形态相比,沉浸式新闻文本的传播效果有哪些变化?是何种因素影响着这些变化?这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可信度视角切入,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探究沉浸式新闻的技术特殊性是否真正影响到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进而试图建立评估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相对清晰和逻辑化的指标体系.研究发现,影响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用户维度下的信任变量、媒介使用变量以及信息维度下的感知因素与技术因素.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各变量影响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