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5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国语》是司马迁写作《史记》重点依据的一部书,《国语》的史料素材,对《史记》具有史源性价值和意义,这种记言性典籍早出,表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思想、言论的传统,《国语》具有典型的“语”体模式,人物对话有保持“语”体性质的作用,把握并反映了那个时代思想与精神的真实面貌,其所记不止于“邦国成败,嘉言善语”.  相似文献   
112.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借“天”言人事,为君权神授作出合理论证,为西汉王朝推行封建专制主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古代封建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董仲舒有过“师生”之缘的司马迁,其“天人之际”的思想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有着继承又创新的联系.其中,继承表现在“天”与政、“天”与命、“天”与象方面,创新表现在天象与人事、天道与人世、天意与人君方面.  相似文献   
113.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5期“学术专栏介绍”推介本刊2014年第14期“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这是本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之后,第一次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设专栏整体推介.  相似文献   
114.
与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的保持一致,尽管在具体事功上对古今似有偏重,但司马迁基本上还是坚持了等视古今的理性态度。因古今在揭示天人关系上的同等地位,司马迁既反对崇古也反对厚今。因而在处理古今关系上他强调“古今一体”而要求通晓古今之变。司马迁对古今的态度及其对古今关系的认识与其历史观密切相关。因古今时长的可调性,从宏观上看,司马迁在审视古今历史发展的总体历程时采取了循环论模式;但是从微观上来看,司马迁在审视具体的古今变化时又秉持明显的进化史观。  相似文献   
115.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日前,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入选栏目公布(教社科厅函[2014]4号文件),本刊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入选。这是渭南师范学院科研方面的又一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16.
《货殖列传》是《史记》中很重要的一篇人物类传,近十年来,对它的研究论述颇多,研究角度也是多层次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地理、人物、文学性、文字考证等方面。但在成果颇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研究内容的重复、论证角度出现偏差、参考文献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7.
正人类的历史活动因历史人物内涵的丰富而表现得多姿多彩,杰出历史人物健全的人格魅力感召着后人奋发进取。历史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学科。利用历史人物的人格素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是新世纪教学的重要使命。一、挖掘历史人物的个性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创造性人格对人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司马迁以历史学家的境界和经济学家的眼光,以朴素唯物论思想,揭示了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有关区域经济特点的论述,反映了司马迁对环境特征的理解及其对民风民俗影响的认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阐明了他的文化发展观。司马迁的区域经济思想对中原文化有着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概括,对我们理解、把握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9.
一般知识产生于普遍的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与先前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之上,代表着社会上通行的一般认识,是历史人物思想的重要来源。在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过程中,一般知识也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天命、成败、方术、阴德等态度上。  相似文献   
120.
司马迁实地考察的见识、提出富国为治国之根与求利是人性之本的犀识、提倡本末并重的创识、颂扬"素封"的胆识4个方面透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表现出的独特经济思想、过人的思想才能,并在充分肯定其"识"的同时,指出司马迁并没有超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依然在为维护皇权而奔走呼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