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汉语中的“动叠 补”结构包含“动叠1(量增) 补”和“动叠2(量减) 补”两类。现代北方话不存在“动叠 补”结构;闽语只有“动叠1(量增) 补”;吴语两者兼有,且异类同形;普通话中有少量“动叠2(量减) 补”现象,目前尚为熟语性质,在使用上有诸多限制。  相似文献   
72.
浙北吴语是吴方言的次方言 ,长兴话是浙北吴语的重要一种。长兴话的声韵调系统中 ,有声母 2 9个 ,韵母 34个 ,声调分阴阳 ,共 8个。长兴话有基本音节 40 0个。对长兴话的声韵调系统进行描写分析 ,不仅可以明确长兴话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而且有助于方言研究和推广普通话  相似文献   
73.
各种语言的词语都是靠词形来传示词义,书写用字与词义要统一。吴语有一大批词语追求理解的难而有趣,词的用字与词义风马牛不相及,字面是虚假的谐音字,理据本字被故意隐蔽了。语言学界对这种谐音趣难词尚未研究,方言辞书应当指明谐音理据,却都避难少提。  相似文献   
74.
本文考察了四位孝丰吴语发音人的声学材料,发现了入声喉塞尾舒化的渐变过程。这是一个喉塞尾()不断弱化而漏气程度(h)不断增加的过程。由于喉塞的弱化,导致声门关闭不严而引起漏气,产生一个听感上难以感知的拖音段,本文称之为隐性时长。这漏气的拖音段随着喉塞的一点一点弱化逐渐变为整个声调的一部分,即隐性时长显化。于是,调长一点一点地增长并走向舒化。  相似文献   
75.
江苏海门市位于长江口北岸,海门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关于吴语的V快哉对应于通语的快V了,赵元任先生在其1928年出版的《现代吴语的研究》中便有提及①,后  相似文献   
76.
赵日新(2009)提到,徽州方言表示东西义的物(事)可以出现在数量词、名词之后表示主观小量、评述时间或范围、强调说话人对所陈述的事态在数量和范围方面的主观评价。笔者发现,在吴语临绍小片中,也广泛存在这种由东西义名词发展而来的主观小量标记。在嵊州长乐话和新昌澄湾话中  相似文献   
77.
汪化云 《中国语文》2012,(2):167-169
本文所谓"宣城方言",指安徽省南部原宣城县、今宣城市宣州区通行的江淮官话,分布在宣州城区和周边的夏渡、黄渡、向阳等乡镇。该方言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归入江淮官话洪  相似文献   
78.
79.
南北朝至《切韵》时期元、魂、痕韵同用,而其他时期除了受韵书限制之外则是元仙合韵,这个语音变化现象并非由于语言的自然发展,而是具有实际语音的依据。我们综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用韵情况,考察相关作家的祖籍及其生平经历,推证元魂痕同用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吴语区的语音反映。  相似文献   
80.
《女仙外史》释词(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仙外史》是清初苏州府昆山县人吕熊所作的一部白话小说,约50余万字。全书用通语写成,夹杂了一些吴方言词语。书中有一批词汇很值得研究:有些可以为大型语文辞书补充书证;还有一些词语(或义项)为大型辞书所不收。文章略加考释,可为研究近代汉语词汇及吴语词汇史之助。限于篇幅,只选释了其中的43个,另有4个待释词语列于文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