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教育   2815篇
科学研究   1582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206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109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常江 《编辑之友》2018,(5):71-77
文章通过对相关学术文献中关于可视化新闻生产的话语构成的检视,以及对瑞士五家新闻机构的可视化编辑的深度访谈,全面勾勒数字化新闻生产与传统新闻生产之间存在的理念冲突,以及这种冲突对于新闻业发展变迁路径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可视化新闻生产逻辑将"真实"界定为再现层面上的操作性概念,主张将美学的维度纳入新闻专业主义体系,同时提出了重构新闻价值标准的要求,这对传统新闻理念的权威性构成了显而易见的挑战.文章进而提出可视化新闻生产所遵循的"科学-艺术"观念结构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公共空间和文化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32.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将主题图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整合中,能够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方法/过程]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主题、关联关系和资源标引的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主题图并实现其可视化。[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主题图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提供基于语义的整合,并将主题之间的关联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为用户提供可视化导航。  相似文献   
33.
[目的/意义]利用知识元模型理论研究政府网站知识服务效果的优化路径,辅以可视化表征技术,以降低大数据环境下政务用户信息获取的操作负载和知识加工的认知负荷。[方法/过程]依据相关知识元模型研究推理出符合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属性特征的六元组知识元表示方法和四元组知识元本体结构,采用TextRank与HDP算法分别抽取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关键词和主题词,并由领域专家根据抽取结果确定知识元,构建包含知识元本体库生成和可视化知识服务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元可视化表征模型。[结果/结论]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的共享单车实例检验知识元可视化表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实现政府网站粗粒度信息服务转向以知识元为单位的细粒度知识服务范式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可视化知识服务模式增强了政务信息导航的结构化和用户解读领域文本语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数字人文的兴起引发了社会人文历史领域的广泛关注,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为更高效和宏观地解决人文研究中长期存疑和讨论的主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尽管有关数字人文的合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数据驱动下的跨领域人文计算在人文主义重构活动深度与广度上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已经被大量项目与实践所证明。本文以宋代政治为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符号分析方法对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资料库”进行实证探索与可视化分析,结合已有的史学问题和相关观点,从宋代政治整体网络分布特征、核心人物的地位与结构拓扑以及不同时期宋代政治网络的时序政治关系演化模式三个层次,进行逐一分析与讨论,为研究宋代党争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35.
介绍WOS数据库内有关SSCI收录的科史哲英文期刊的基本概况,在此基础上做多方面的定量分析,一方面意在协助国内科史哲期刊扩大认识思路,了解最新研究前沿;另一方面有利于识别并衡量这些期刊在本学科中的作用,对科技史和科技哲学学科在期刊建设、学者投稿和研究热点分析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以2007~2016年间被WOS数据库内SSCI收录的科技史类和科技哲学类的英文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计量学引文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科史哲英文期刊。  相似文献   
36.
高山冰  孙聪聪 《传媒》2018,(4):94-96
数据新闻在海量信息处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表意类、表形类视觉元素,呈现可视化故事,满足用户获取即时信息的需求.数据新闻迎合"轻阅读"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来源虚假,信息接受浅层、被动化,用户趋于视觉表象而丧失深层思考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37.
邹思雯 《东南传播》2018,(5):129-133
自媒体时代下,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的旅游交流、分享乃至决策的重要平台,旅游者占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在诸多旅游企业先后不断开设官方微信平台谋求新的营销出路的背景下,探讨当前顾客对旅游企业官方微信营销是如何感知的以及怎样增强顾客所感知到的价值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感知利得、感知利失两个维度来划分旅游企业官方微信营销下的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感知利得包括信息利得、交易利得、社会利得、情感利得四个因素,顾客感知利失包括安全性、隐私性、时间三个因素,通过因子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感知信息利得、感知社会利得对提升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程度最高.通过提升旅游者感知利得、降低旅游者感知利失,达到优化旅游企业官方微信营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新媒体的发展为新闻报道的方式与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不同,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报道逐渐呈现出一种可视化特征,在实际新闻报道中,大量的视觉作品充斥了新媒体的传播空间。其中包括大量的新闻图片、新闻视频等,特别是微视频的发展,为新闻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传输空间。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报道的可视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是两种很重要的分析方法。它们作为一种数据降维的手段在很多领域,如金融、工业生产、企业财务管理等都有着越来越多的实际运用。但是两者不论是在具体算法中。还是在变量解释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以至于很多人搞混,甚至在具体应用中搞不清自己用的到底是哪种方法。本文舍去了复杂的数学分析方法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同一个例子上运用两种方法,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两种方法在变量解释上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何时应使用主成分分析,而何时使用因子分析。  相似文献   
40.
《数理方程》素来具有知识点综合性强、数学推导复杂烦琐、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兴趣和耐心等特点。以Mathematica符号计算平台为基础,我们针对弦的振动过程、杆的热量传导、温度(电势)的稳恒分布、行波的传播以及特殊函数的性质等教学环节设计了一定的图形和动画,将难以描绘的物理现象和抽象的特殊函数向学生进行可视化演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