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05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001篇
教育   79537篇
科学研究   15322篇
各国文化   844篇
体育   7169篇
综合类   3182篇
文化理论   1453篇
信息传播   25620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1047篇
  2022年   682篇
  2021年   1131篇
  2020年   1252篇
  2019年   1335篇
  2018年   778篇
  2017年   1338篇
  2016年   1821篇
  2015年   3473篇
  2014年   9011篇
  2013年   7960篇
  2012年   9937篇
  2011年   11054篇
  2010年   9536篇
  2009年   9711篇
  2008年   12333篇
  2007年   9684篇
  2006年   7504篇
  2005年   7078篇
  2004年   5694篇
  2003年   4785篇
  2002年   3945篇
  2001年   3555篇
  2000年   3107篇
  1999年   1015篇
  1998年   763篇
  1997年   735篇
  1996年   650篇
  1995年   559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5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高职生源类型的变化,学生的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难度加大,教学有效性降低,分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实践,对教学结果进行了分析、反思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受到挑战,如何在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网络技术是现在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素质教育化、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突破已有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接受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往学术界多重视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而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重大却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甚至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理论问题:“史学与人民的关系”。清末的史学从业者对“史学”的认知分歧不大,但对“人民”的认知分歧较大;民国时期学者对“人民”的认知分歧缩小,但对“史学”的认知趋于多元。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史...  相似文献   
4.
在实物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所见手工土纸和机制土纸的名目、外观及品质,并对馆藏五家出版机构在1937—1946 年间出版的图书进行采样统计,同时结合相关史料,对抗战时期大后方印刷用土纸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分析认为:自1938 年下半年开始,土纸在大后方印刷出版界的使用日益广泛,1946 年后土纸基本退出我国印刷出版行业。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抗战时期土纸文献保护利用的建议。表4。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5.
6.
pvcbot 《中学科技》2021,(2):38-43
我们在参加一些活动或者比赛时,常常会获得一个体现活动意义的微章。一些设计精美的徽章还是很多人收藏的心头好。不过大多数的徽章总是大同小异,如果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枚电子微章,你一定会感觉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7.
施灏 《新闻界》2020,(4):93-93
文学新闻是指以文学形式完成的纪实性新闻叙事,而不是字面上的有关于文学的新闻,所以精准的说法应该是"文学性新闻"。这其中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所写内容必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而非个人或集体的主观虚构;二是从叙事方式到框架文字、句式表达都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分校传播学院的约翰·C.·哈索克教授专门为此撰写了《美国文学新闻史:一种现代叙事形式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小学教材的读者是谁?是正在学习成长且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因此,对教材的审定和编排,应该严谨,严谨,再严谨。同时我们不要以为这些教材都是名家名篇的就不敢去纠正其中的瑕疵。教材有瑕疵并不可怕,因为人(作者、编辑)不是神,只要是人做的事就不可能不出一点差错,哪怕是名人或伟人。况且语文新课标还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质疑求真的品格。基于这些考量,作者斗胆把一些教材中的瑕疵指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