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教育   5371篇
科学研究   2836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260篇
综合类   369篇
文化理论   186篇
信息传播   19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741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734篇
  2011年   1014篇
  2010年   703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932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608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2000年高考语文试题,表现出在稳定中求创新的态势,具有以下特点:1.完全落实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学科说明》所明确规定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22.
国有资产流动是实现国有资产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本文就国有资产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3.
美术作品其精神内容和物质实体融而为一,自然物象的塑型和人的精神情感舍一,在《米洛的维纳斯》中,维纳斯的瞬间态势最能表现出她的“一般性格”,即爱与美。断臂维纳斯,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体现了美术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24.
手机电视:媒介特性与内容产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强 《视听界》2006,(4):52-53
随着2005年3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获得国内第一张手机电视运营牌照,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型视听媒介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截至2006年1月,国内手机用户已达3.8亿,可以预期,在手机完成由2.5G向3G的转换、带宽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以后,手机电视必将会有一个“迸发式”的高速增长。目前,业界和理论界对手机电视的关注多集中于商业运营模式方面,毫无疑问,这一问题是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手机电视今后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但是,手机电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内容产品——似乎还少有人系统地研究。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不论采用何种运营模式,最终还是要回到…  相似文献   
25.
职业运动员工资问题经济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业运动员工资的主要因素有职业运动员供求状况、职业运动员的劳动边际收益产品大小、职业体育管理制度和政策、竞争联盟状况和职业运动员工会与集体协商等因素;职业运动员获得高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职业运动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专有权性质;近20年来,职业运动员工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表现为转会制度的变化和俱乐部电视转播权收益的大幅度增长;职业运动员工资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国乐”在世界各地的推广和发展颇为迅速,专业的“国乐”团体纷纷涌现。“国乐”的研习人数也与日俱增,“国乐”的专业研究、表演水准呈普遍的提高态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欣赏、学习、研究“国乐”的广泛群体。笔者认为,“国乐”曲调优雅、柔美,“声韵兼备”的艺术特色;“国乐”那独特的民族亲和力;“国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哲学美学思想;其民族乐器“易买好学、携带方便”的特点,以及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调节社会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独特作用,是“国乐”得以推广、传播、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教育与劳动者素质、教育对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影响、教育与消费、教育与产业结构等方面说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突出作用,还分析了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28.
29.
本文提出生育成本这样一个概念,既不是笔者头脑中纯粹的主观想象,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标新立异式的写作动机。因为,正如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需要生产者付出一定的劳动成本一样,人口,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劳动产品,同样需要生产者个人和社会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如果再进一步思考人们肯定还会发现,这种生育成本的高低,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地域有不同的表现,而且还会对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发生直接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三个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者素质的分析,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主要是靠资源和资本的高消耗、高投入来实现的,并论证:在资源和资本的约束下,中国要在下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必须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突破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