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05篇
科学研究   6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泰国,你很少能看到学生“头悬梁,锥刺骨”刻苦学习的场面。对泰国学生而言,学习是“寓教于乐”中的轻松与快乐,是“情景教学”中的生动与风趣,是“生存教育”中的参与与创造。  相似文献   
52.
《少年儿童研究》2012,(7):62-63
一个好的夏令营,不仅能够寓教于乐,锻炼青少年团结协作和生活自理的能力,还能给青少年带来快乐,更能给他们带来希望与梦想,带来人生的转变!通过一个有益身心的夏令营的洗礼,您会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这种带有财商教育与团队意识训练性质的游玩学习方式,不仅能迅速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更能促进孩子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53.
教学幽默在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表现,是寓教于乐的机智。如果教者一本正经,满脸虔诚;学生正襟危坐,亦步亦趋,这样有可能给学生的思维套上一个死的“呼拉圈”,教学效果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历史课教学中常用的幽默形式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54.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到好处地寓教于乐,声情并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即使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也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是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55.
赵洪波 《教书育人》2007,(10):107-108
一、游戏课寓教于乐的思想观念 1.青少年的情趣及发育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乐”的结合。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审美教育的特征是审美教育本质的外部表现,是由其本质所决定派生和引申出来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直接的愉悦性:审美教育的愉悦性,是指人在接触美的事物时,很快被它吸引,并在感情上产生某种激动,获得精神上愉悦和满足。审美教育是以直接的愉悦手段实现间接的审美教育目的。寓教于乐。2.丰富的情感性: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是受教育者对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57.
韩芳 《世界文化》2007,(10):46-46
在德国进修的时候,抱着提高语言水平和认识德国文化的想法,我开始尝试参观一些博物馆,慢慢发现,德国的博物馆与国内的博物馆有着天壤之别。德国博物馆给我的印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场所,也是成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58.
一、用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动力,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59.
刘宁 《教学随笔》2009,(9):27-29
文具盒不仅是学生日常的学习用具,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实验仪器来探究声、光、电、磁、力等方面的问题。不但取材方便,学生人人能做,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妙趣横生,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0.
张香滋 《宁夏教育》2008,(11):56-57
历史记录着时代发展的变迁,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历史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抓住教材特点,紧紧把握故事性与时代感强的优势,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方式,结合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特点,寓教于乐,就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多元化教育作用,让爱围主义精神、时代精神、发展精神,在学生学习中伴随其心理成长过程而潜移默化,从而收到掌握历史、陶治情操、与时俱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