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2篇
教育   36252篇
科学研究   56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647篇
综合类   51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5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512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643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4817篇
  2013年   4607篇
  2012年   4938篇
  2011年   6212篇
  2010年   3652篇
  2009年   2167篇
  2008年   2238篇
  2007年   1603篇
  2006年   867篇
  2005年   825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467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992.
吴勇 《江苏教育》2007,(8):14-16
笔者以为,小学生的习作教学,关键要扣住一个“化”字,就是将习作教学“融化”在儿童生态之中,即儿童的生存、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命之中。这些应当成为小学生习作教学最基本、最核心的策略取向。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试简要分析农村小学生阅读状况,人情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缺失。从而结合教学经验和时代特点,梳理出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力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学生阅读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4.
小学生道德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乃彦 《中国德育》2007,2(2):18-21,24
小学生道德学习包括道德需要、价值分析、自我选择、道德实践、道德评价五个环节。教师必须整体把握五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从小学生道德潜能出发,为其提供道德实践机会,帮助其提高价值分析水平,引导其自主选择、自主反思和自主评价。  相似文献   
995.
最近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了让儿童从小学国学。 有人曾征询我的看法。 我问为什么要让儿童从小学国学呢?对方答:据一些专家说,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顶巅之学。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学者、文豪、大师如鲁迅、  相似文献   
996.
主办单位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单位英语辅导报社活动时间2007年7月13日-18日活动背景2007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是2007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的最后一项精彩赛事。届时,将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参赛选手中选拔300余名一等奖得主代表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  相似文献   
997.
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把评改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把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修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修改习作的训练过程中,领悟写作的窍门,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98.
小学生作画,开始大多是靠热情和兴趣,但是小学生的特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每个时期都有一样的热情和兴趣.热情和兴趣减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思路不宽,眼界没有打开.如果一味让学生临摹成人的画,或者过早地训练精确的形体素描基本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扭曲儿童的个性发展,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容易对绘画丧失兴趣.为了避免以上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可以因势而为,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99.
小学作文教学中模拟情境创设的实践,能使情境与学生内心世界产生共鸣,激活学生大脑潜能,引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使作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可运用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实践体验情境,音乐洹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从而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其思维特点主要是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因此,在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表象,进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