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837篇
科学研究   14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21.
《初中生必读》2009,(11):12-12
问:交通事故的报警电话是多少? 答:122。也可以拨打110,目前,不少地方已将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三台合一”为110。  相似文献   
922.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虽属不同的两个教育范畴,成教培养着现实的劳动者,职教培养着未来的劳动者。但他们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教育手段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成职教合一,有利于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有利于产教结合,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应用,有利于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普遍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23.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困难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对策.解决对策包括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工作网络;整合阅读疗法、音乐疗法、团体训练与个别咨询四法舍-的教育手段;探索咨询、培训、测量、活动四块结合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24.
张爱国 《中国科技信息》2008,(5):111-111,114
本文通过对莱钢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分析,提出了1550mm光系统和EPON技术是莱钢数字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25.
为了给山老贫困地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忻州师专领导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进一步明确师专教育的培养目的、目标及服务宗旨,实行“教学做实践活动周”,实施“41i工程”,强化了教学实践环节,在深化师专教改的过程中已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926.
学陶札记     
从取名知行到改名行知再到行知行,从把“教育即生活”颠倒为“生活即教育”,从把“学校即社会”颠倒为“社会即学校”,反映了陶行知思想之变化,表明陶行知与王阳明、杜威观点之对立。教学做合一体现教、学、做是一件事件的三个方面,其中心是做。怎样才算是第一流的教育家。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思想素质。如何才能办好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927.
《西游记》是一部探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及人生旨归途径即如何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书。作品通过取经的故事不仅反映了作者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养生观,而且暗合着宇宙全息同构规律的基本原理。遵循宇宙大道修持心性,使之复归“赤子之心”是《西游记》养生思想的核心。其哲学基础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基础上的宏明理学。关键词##4养生;;哲学;;太极全息;;三教合一  相似文献   
928.
编校合一,还是编校分离,这是近年出版业内部很引人关注的问题。在整个出版业的发展中,编校关系变化无非是编校分离,编校合一这两种关系。我认为古代出版工作编校合一,侧重点在“校”;现在,编校分离,侧重点仍在校;将来,随着电子出版业的兴盛编校又将归一,其侧重点不言自明:校对案头校审功能上升,编辑功能分流为案头工作弱化,策划组稿功能强化。  相似文献   
929.
学报编校合一的利弊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篇稿件由一编辑加工修改,又由同一编辑进行校对,这种编校合一的工作模式,在高校文科学报界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930.
审美情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审美情趣的培养需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承创新中国古代"美善合一""由美入善"的德育智慧。道德与法治教学审美情趣的培养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教师要根植立德树人,转变教学观;发挥课程优势,弘扬正能量,引领审美情趣培养的价值方向;聚焦学生主体,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培养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